濕度高 易頭暈


喝袪濕升陽茶飲 可預防

2008年 05月12日

時值潮濕悶熱梅雨季,中醫門診裡頭暈患者增加2到3成,因濕氣過盛,阻斷體內陽氣的循環,導致頭暈、脖子緊。彰化玉衡中醫診所院長廖浩欽建議,平常可喝用紫蘇、豬苓或薏仁的中藥茶飲,改善代謝濕氣的能力,預防頭暈。報導╱江孟芝、余孟芬 攝影╱吳朝奎



廖浩欽醫師表示,梅雨季環境中的濕度增加,人體會因為濕氣過盛造成頭暈、脖子緊,這些症狀最常出現在代謝能力較差的下午1到3點。建議平日可以多喝袪濕或是提升陽氣的中藥茶飲,製作方式都是將中藥材放進約500c.c.的水裡煮滾,1天喝1次即可。建議喝之前,需先諮詢中醫師再飲用。




中藥茶飲




點下放大

紫蘇玫瑰茶 適所有體質喝


作用:紫蘇葉味辛,性溫,可解熱,具袪濕行氣作用。
材料:紫蘇葉9克、茵陳9克、茯苓9克、澤瀉9克、玫瑰花20克。
提醒:若為過敏體質的人建議先詢問醫師後再行飲用。



點下放大

五苓散 適口乾 少尿者


作用:豬苓味甘、淡,性平,有滲濕、利尿、解熱作用。
材料:豬苓8克、白朮8克、茯苓8克、澤瀉11克、桂枝5克。
提醒:全身冒冷汗、體質虛弱的人不宜喝。



點下放大

四妙散 適燥熱體質


作用:薏仁具有袪濕作用,而黃柏味苦、性寒,具清熱燥濕作用。
材料:薏仁15克、黃柏8克、蒼朮8克、牛膝5克。
提醒:腎功能不佳的人不宜飲用。



點下放大

葛根白朮茶 適虛弱體質


作用:葛根味甘、辛,用於濕熱腹瀉,可提升體內陽氣的循環。
材料:葛根、白朮各10克。
提醒:便秘者不宜,如喝後流汗應停飲,否則傷陽氣。




需注意




點下放大

四神湯袪濕健脾


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鄧正梁表示,梅雨季是一年四季濕氣最重的時候,建議平常可多喝四神湯,具有袪濕的作用,預防頭暈、後腦袋重的現象。另外,濕氣重也會造成腸胃不佳,四神湯裡的山藥、芡實、薏仁、蓮子除了袪濕作用,還能健脾止瀉。




盡量少吃瓜果類


鄧正梁醫師建議,梅雨季盡量少吃瓜果類,如西瓜、冬瓜、哈密瓜等涼性瓜類,因屬於寒性食物,會增加體內濕氣,而造成頭暈不適。另外,易有腹瀉、消化不良症狀。若要吃,1次不要吃太多,如西瓜1次吃1片就好,1天可分開時間吃1到2次。




提醒你




點下放大

流汗要立刻擦乾


廖浩欽醫師提醒,如果在外活動淋了雨或是流汗,回到家不要直接用電風扇對著人吹,因為濕氣進入體內,容易造成頭暈、脖子緊等症狀。另外,濕氣也會滯留在四肢關節不易散去,造成日後關節痠痛,所以建議淋雨、流汗後或洗完澡,要趕快用毛巾擦乾身上的水分。




濕氣重易感疲倦


濕氣重會讓人感覺頭暈、四肢無力、身體沉重、食欲不振,甚至會影響情緒。鄧正梁醫師表示,因為是外在環境影響生理,所以要改變環境,建議可開除濕機,讓空氣中的濕度維持在55%到60%。另外,也要多運動,增加腸胃的運化,紓解肝氣,建議晚餐後到戶外散步30分鐘到1小時,有助腸胃消化。




專家說




點下放大

濕氣重易關節痠痛


梅雨季節也好發過敏性鼻炎及關節痠痛,提醒過敏鼻炎者要避免環境中的過敏原;關節痠痛者不要淋雨或流汗就吹風,因為毛細孔張開,濕氣便會進入體內造成不適。



點下放大

盡量不要喝冰開水


中醫向來都不鼓勵喝冰水或冰飲,尤其梅雨季節更要避免喝,因為喝冰開水或冰飲,會增加體內的濕氣,容易導致頭暈等不適症狀,所以建議喝溫開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