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易火氣大 茶飲改善 煩躁口臭
2008年 05月08日
這幾天雨勢較大、氣溫也高,容易出現濕熱的情形。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秘書長陳俊明表示,濕熱易致心火和胃火旺,又易出現煩躁、口臭。預計下周二會出現30℃的高溫,屆時除了心火和胃火,還可能併發肝火旺盛的狀況,建議選適合自己的茶飲來排除體內多餘火氣。
報導╱劉純妦、余孟芬 攝影╱施偉平
陳俊明醫師表示,隨著天氣轉熱,加上梅雨季來臨,天氣更顯濕熱,易使人氣鬱上火、煩躁不安,致心火和胃火旺盛,引發口臭、食欲不振、便秘,如果是單純的氣溫高,除了心火、胃火旺,還會引發肝火過盛。建議經醫師診斷後,可選用適合的中藥茶飲,以下茶飲需用500c.c.的沸水沖泡,蓋上杯蓋燜約5分鐘後即可,一天建議量以反覆沖泡,不超過1500c.c.。

心火旺
易口腔反覆潰瘍
陳俊明醫師指出,心火旺盛易心煩急躁、面赤口渴、失眠、口舌生瘡,心火可分成虛、實2種,虛火表現為躁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則常常反覆出現心煩易怒、口腔潰瘍、口臭、小便短赤。心火最常引起口腔問題,例如牙痛、口腔潰瘍等,陳俊明醫師提醒,防心火氣盛,需要控制情緒、減少緊張,否則還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想改善心火旺盛,一定要保持愉悅的情緒、多攝取蔬水果、少吃辛辣類食物。

胃火盛
易腹部痛 便秘
陳俊明醫師表示,胃火旺常有胃部灼熱疼痛、腹脹、便秘、牙齦腫痛、胃口差等現象。胃火和心火一樣,分虛、實兩種,一般來說,輕微胃火盛者,好像永遠吃不飽,但如果胃火過於旺盛時,胃酸就會分泌過多導致發炎,而轉變成什麼都吃不下。陳俊明醫師指出,有胃火者可多吃羅蔔或是將蘿蔔打成果汁飲用,但脾胃虛寒型不宜。綠豆也能清熱解毒、消暑止渴、清心瀉火,降胃之火。

肝火大
易頭暈 不改善恐肝病變
陳俊明醫師表示,肝火旺盛、肝陽上亢就是肝火一路順著肝的經脈延燒,導致頭痛、頭暈、口乾舌燥、口臭、睡眠不穩、身體悶熱,也易引起肝發炎或是肝臟病變。
保持心情愉快也有助於調節體內的火氣,睡眠不夠或是睡眠質量不好,也會造成肝火上升。要預防或是改善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夠、心情放鬆,也應避免攝取過多的辛辣、煎炸物。陳俊明醫師建議,多補充新鮮蔬果,也能降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