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font-size:8px;color:990000'><BR></span> <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66cc;font-weight:bolder;font-size:14px' href=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2550180/IssueID/20100531>天熱 中醫門診皮膚搔癢 增2成</a>
天熱 中醫門診皮膚搔癢 增2成
丹參茶止癢 曲池穴消紅腫
2010年 05月31日
夏季是皮膚病的好發季節,自行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表示,5月份因皮膚癢就診患者比上個月增加2成,主要原因是氣候悶熱潮濕易出汗,汗液刺激導致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患者皮膚容易乾燥、發癢、紅腫,會有抓破皮流血的現象,嚴重者甚至無法好好睡覺。此時可喝清熱止癢的生地、地膚子等製成的中藥茶飲,改善皮膚癢的症狀。此外,按壓穴道,如曲池穴、足三里穴可抑制發炎及舒緩皮膚紅腫。報導╱游茗茱 攝影╱施偉平、陳逸宏
這樣喝

丹參茶 止癢
材料:丹參2錢、生薑1錢、甘草1錢。
作法:將材料略洗淨,加入700c.c.的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續煮20分鐘,關火,可趁溫熱喝。
功效:丹參活血、滋潤肌膚,生薑可促進代謝、解毒,甘草能解毒、抗發炎。
提醒
此茶飲利尿促代謝,孕婦、感冒、腹瀉不宜飲用。

白癬地膚飲 潤膚
材料:白癬皮、銀花、地膚子、連翹及當歸各1錢。
作法:材料洗淨,加1000c.c.的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續煮30分鐘後關火,趁溫熱喝。
功效:白癬皮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能止癢,銀花、地膚子、連翹清熱解毒,可舒緩皮癬與止癢,當歸活血補血,可消腫止痛。
提醒
若出現消化不良、怕冷、腹脹、腹瀉的人不宜飲用。

丹皮止癢茶 清熱
材料:紫草、牡丹皮、玉竹與白蒺藜各2錢。
作法:材料洗淨,加1000c.c.的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續煮30分鐘後關火,趁溫熱喝。
功效:紫草有助於肌膚滋潤、止癢,牡丹皮清熱解毒,能緩解發炎、止癢,玉竹清熱去火,白蒺藜清熱且利濕。
提醒
若已出現喉嚨、扁桃腺發炎狀況,則不宜飲用。

當歸生地飲 除濕
材料:當歸、生地、石膏、蟬蛻、牛蒡子各1錢。
作法: 材料洗淨,加700c.c.的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續煮20分鐘後關火,趁溫熱喝。
功效:當歸活血補血,消腫止痛,生地清熱止癢、石膏清熱瀉火,可潤膚,蟬蛻除熱散風,牛蒡子可疏風清熱,涼血消腫。
提醒
若出現臉色蒼白、眩暈無力、心悸失眠不宜飲用。
按4穴位
吳明珠中醫師表示,若有皮膚搔癢症狀可以拇指指腹按壓血海、三陰交、足三里及曲池4個穴位,其中以血海、三陰交穴效果最佳,平時就可按壓這4個穴位,按至痠脹感即可,每個穴位按5分鐘,每按1分鐘可休息一下再按。

醫師說
流汗後馬上擦乾
自行開業中醫師 吳明珠
夏天氣溫較高,汗液容易留於皮膚上,汗液中的鹽分刺激皮膚,皮膚容易不舒服,平時應注意皮膚的清潔,可準備一條手帕或毛巾,只要一流汗就馬上將汗水擦乾,最好穿吸汗透氣或吸濕排汗衫,且避免蚊蟲叮咬,就可不用擔心皮膚發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