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font-size:8px;color:990000'><BR></span> <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66cc;font-weight:bolder;font-size:14px' href=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2698773/IssueID/20100730>濕熱染菌 4茶4穴 緩陰道感染</a>
濕熱染菌 4茶4穴 緩陰道感染
2010年 07月30日
悶熱的天氣易引起女性陰道細菌性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廖麗蘭表示,最近天氣濕熱造成體內脾濕燥熱,近1個月因陰道感染而就醫的患者比平常增加近2成,患者會出現陰道搔癢、小便灼痛或分泌物過多等症狀,可喝清熱止癢的中藥茶飲,及配合按穴位也有助緩解搔癢等症狀。報導╱游茗茱、張佩玉 攝影╱施偉平、施偉平
唉呀,每次小便都好不舒服喔!(設計對白)
這樣喝

芡實蓮子湯 排水
材料:芡實、蓮子各5錢、茯苓、防風各3錢。
做法:將芡實、蓮子泡軟,加1000C.C.的水,煮滾後轉小火續煮50分鐘,關火,加入防風燜10分鐘後,趁溫熱喝。
功用:芡實、蓮子補脾腎,可健脾化濕,茯苓利水,促進水分代謝,防風散熱解毒,可減緩搔癢感。
用法:因芡實、蓮子不易爛,燜煮時間需較久,熬煮後約為500C.C.,可每日早晚各喝250C.C.,一般體質皆可喝。

茯苓茶 清熱
材料:土茯苓、金銀花各3錢、蛇床子2錢。
做法:將材料洗淨,加500C.C.的水,煮滾後轉小火續煮15分鐘,關火,即可趁溫熱喝。
功用:土茯苓抑菌止癢,金銀花、蛇床子清熱解毒,可改善陰道灼熱、白帶量多。
用法:此茶飲熬煮後約300C.C.,可1次飲畢,此茶飲屬性較寒,手腳冰冷、臉色蒼白、貧血、不易流汗等寒性體質不可喝。

青皮白朮飲 疏肝
材料:青皮、白朮、茯苓各3錢。
做法:將材料洗淨後,加入600C.C.的水,煮滾後轉小火續煮20分鐘,關火,即可趁溫熱喝。
功用:青皮疏肝理氣,有助緩和情緒,白朮健脾益氣、利濕利水,茯苓具有利水、鎮靜、提升免疫力作用。
用法:此茶飲熬煮後約為400C.C.,可一次喝完,也可分2次飲畢,一般體質皆可喝。

麻黃桂枝茶 散熱
材料:麻黃3錢、桂枝、杏仁各2錢、甘草1錢即可。
做法:將材料洗淨,加500C.C.的水,煮滾後轉小火續煮10分鐘,即可趁溫熱喝。
功用:麻黃有助發汗,能緩解發炎,桂枝、甘草健脾胃,可解毒,杏仁清熱生津。
用法:此茶飲熬煮後約為400C.C.,可在一日內分1~2次飲畢,一般體質皆可喝。
按一按

足三里穴
功效:足三里穴有助改善水腫,緩解搔癢、發炎等不適症狀。
位置:大、小腿成直角,膝蓋外側凹陷處為外膝眼,四指併攏,放外膝眼正下方,在小指與小腿骨外側交界凹陷處。
方法:以拇指按壓足三里穴,按壓至有痠疼感為宜,雙腳各按20次。

太衝穴
功效:太衝穴可疏肝理氣、消體內熱氣,有助緩解陰道出現的灼熱感。
位置: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間趾縫,向腳背延伸約3指幅處。
方法:以食指按壓太衝穴,按至有痠疼感為宜,每次大約10秒鐘,雙腳各按3~5分鐘。

風池穴
功效:風池穴可平息肝火、疏風解熱,並有助調節免疫功能,可消除紅腫、抑制發炎止癢。
位置:後腦頸部的正中央水平左右各移動約2指寬,約在髮際凹陷處。
方法:雙手拇指分別按住左右二穴,按壓至有痠疼感即可,每次5秒,約壓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