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根,系豆科葛屬多年生植物。其根既是古代的救荒植物,又是祖國醫學常用的中藥材。全株被黃褐色長硬毛。三出復葉互生,托葉盾狀著生,卵狀橢圓形;中央小葉菱狀卵形或寬卵形,側生小葉斜橢圓形,兩面被糙毛,背面較密;托葉盾形,小托葉針狀。總狀花序腋生,花密集;小苞片卵形或披針形;花萼鐘狀,萼齒5,上面2齒合生,下面l齒較長,內外面均被黃色柔毛;花冠蝶形,藍紫色,長約1.5cm。莢果線形,長5~10cm,扁平,密生黃褐色長硬毛。花期5~9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坡草叢、路旁、疏林中較陰濕處。主產湖南、浙江、河南、廣東。采制 秋、冬季采挖,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干燥。春季種植冬季收獲,含淀粉很多,江門人用以熬湯、做菜,提淀粉食用等。
[返回]葛根的別名
葛署、粉葛、野葛、野葛藤、葛條、粉葛滕
[返回]葛根使用提示
每餐約80克
[返回]葛根的營養價值
葛根主要含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此外還含有黃酮類物質:大豆素,大豆甙,還有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甙,葛根醇,葛根藤及異黃酮甙等。
1.營養心肌,擴張血管葛根總黃酮和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謝,對心肌代謝產生有益作用,同時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故可用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癥。
2.解肌發表 葛根丙酮提取物有使體溫恢復正常的作用,對多種發熱有效。故常用于發熱口渴,心煩不安等病癥。
3.降糖降脂 葛根素有明顯的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降低油三酯,用于治療高血糖,高血脂病癥,有顯著療效。
4.益智作用 某些研究表明葛根對學習記憶障礙有明程的治療作用,葛根醇提取物能顯著對抗東度警堿所致的記顯礙。可用于治療老年性癡呆,智力障礙,記憶力差等病癥。
5.升舉陽氣,止渴止瀉葛根輕清升散,藥性升發,柳舉陽氣,鼓舞機體正氣上升,津液布行。升發脾胃清陽空氣而止渴,止瀉痢。故常用于治療內熱消渴,麻疹透發不暢,腹瀉、痢疾等病癥。
[返回]葛根適合的人群
[返回]葛根的食療功效
葛根味甘、辛,涼,歸脾、胃經;
主治外感發熱頭痛、頑強,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高血壓頸項強痛等癥。
[返回]葛根的食用建議
1.桂花葛粉羹桂花糖5克,葛根50克。先用涼開水適量調葛粉,再用沸水沖化葛粉,使之成晶瑩透明狀,加人桂花糖調拌均勻即成。此羹甘甜潤口,氣味芬芳。此羹具有遲熱生津,解肌發表的功效,適用于發熱、口渴、心煩、口舌潰瘍等病癥。
2.葛根粉粥葛粉200克,粟米300克。用清水浸粟米一晚,第二天濺出,與葛粉同拌均勻,按常法煮粥,粥成后酌加調味品。此粥軟滑適口,清香沁脾,具有營養機體,時舉陽氣的功效,適用于防治心腦血管病癥。高血壓,糖尿病,腹瀉,痢疾患者宜常食之。
3.葛粉飯葛粉200克,梁粟米飯500克。先用滾開水將飯淋濕,加人葛粉拌勻,放人豆鼓汁水適量,在旺火上煮熟。適當拌以調味品即可食。此飯具有清心醒脾,促進智力的作用。適用于狂癥,心神恍慨言語失常,記憶衰退等病癥。
4.葛粉豬胰湯葛粉50克,豬胰半具。將豬胰洗凈切薄片,煎水,待豬胰熟后,加人葛粉調勻,酌加五味調料,即可食用。此湯鮮香適口,具有生津止渴,降糖的功效,適用于治療,消渴,多尿等病癥。
[返回]藥典標準
中藥名稱
葛根
拼音名
Gegen
英文名
RADIX PUERARIAE
來源
本品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
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干燥;甘葛藤習稱“ 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黃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縱切兩瓣,干燥。
性狀
野葛 呈縱切的長方形厚片或小方塊,長5~35cm,厚0.5~1cm。
外皮淡棕色,有縱皺紋,粗糙。
切面黃白色,紋理不明顯。
質韌,纖維性強。
無臭,味微甜。
粉葛 呈圓柱形、類紡錘形或半圓柱形,長12~15cm,直徑4~8cm;有的為縱切或斜切的厚片,大小不一。
表面黃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呈灰棕色。
橫切面可見由纖維形成的淺棕色同心性環紋,縱切面可見由纖維形成的數條縱紋。
體重,質硬,富粉性。
鑒別
(1) 本品粉末淡棕色、黃白色或淡黃色。
淀粉粒甚多,單粒球形、半圓形或多角形,直徑 3~37μm,臍點點狀、裂縫狀或星狀;復粒由2~10 分粒組成。
纖維多成束,壁厚,木化,周圍細胞大多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木化增厚。
石細胞少見,類圓形或多角形,直徑38~70μm 。
具緣紋孔導管較大,具緣紋孔六角形或橢圓形,排列極為緊密。
(2) 取本品粉末0.8g,加甲醇10ml,放置2 小時,濾過,濾液蒸干,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葛根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 ,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H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氯仿-甲醇-水 (7:2.5:0.25)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條斑。
炮制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曬干。
檢查
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Ⅸ H一法)測定,不得過14.0%。
總灰分 野葛不得過7.0% ,粉葛不得過5.0% (附錄Ⅸ K)。
性味與歸經
甘、辛,涼。
歸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
用于外感發熱頭、痛項強,口渴,消喝,麻疹不透,熱痢,泄瀉;高血壓頸項強痛。
用法與用量
9~15g。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返回]相關文獻
- 葛根摘要:特點。 一、葛根 主要成分:葛根,常用的傳統中藥,藥食兩用,除含有約占新鮮葛根20-25%的
- 葛根摘要: 葛根 葛根Radix Puerariae (英)Lobed
- 葛根摘要: 中藥名稱 葛根 拼音名
- 葛根素摘要:分離得到的以葛根素為主并合有3'-甲氧基葛根素的混合物。按干燥品計算,含總黃酮以葛根素(C21H
- 葛根素摘要: 藥物名稱 葛根素 藥物別名 麥
- [卷中]葛根摘要:葛根黃連黃芩湯證曰∶喘而汗出。(說在互考中)以上一方,葛根半斤。 葛根湯證曰∶項背強。 葛根
- [卷二]葛根摘要:勝熱;葛根治身熱,是以辛散熱。栝蔞根止渴,是增益其所無;葛根止渴,是挹彼以注茲。用葛根而過,
- 【葛根湯】摘要:麻黃葛根,麻黃佐桂枝發太陽榮衛之汗,葛根君桂枝解陽明肌表之邪,不曰桂枝湯加麻黃葛根,而以葛根命名
- 葛根素Puerarin摘要:降壓作用葛根素能減弱去甲腎上腺素和乙酰甲堿對高血壓大的升壓或降壓反應。高血壓患者靜注葛根素后,血
- [草部]葛根摘要:明也。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桂枝湯加葛根麻黃;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是用以斷太陽入陽明之路
- <<<點此查看更多文獻>>>
資料來源:醫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