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年 03月18日
春天乍暖還寒,天氣有時濕冷有時溫暖。中醫師張文馨表示,換季時溫差大,加上春天多雨潮濕,身體新陳代謝若較差,水分就容易堆積在體內,造成水腫,近一個月來,門診中有水腫問題的患者就增加了約3成。張文馨中醫師依水腫部位及發生原因,分別設計2道茶飲及按摩穴道,可以按照症狀飲用、按摩來舒緩。報導╱許芷維 攝影╱楊明龍
中醫師張文馨說,中醫在治療水腫時,有「腰以上腫發汗,腰以下腫利小便」的原則,如果是鼻塞、肺氣失調引起的臉部、上半身水腫,可以喝「耆桂嫩薑茶」發汗排水;若屬於脾胃虛寒引起的下半身水腫,則適合「苓朮肉桂飲」,有利尿功效。2道茶飲做法皆為:將藥材包入過濾袋,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800c.c.,再燜泡20分鐘後,即可代茶飲用。每天早餐、午餐後可各喝1杯。
臉浮腫
症狀:過敏、感冒時,因為鼻子不通,臉部、下眼瞼處易水腫,嚴重時上半身如手指處可能會發脹。
下肢腫
症狀:下半身浮腫,小腿腫脹、下肢靜脈曲張,常伴隨消化差,易脹氣,手腳冰冷、夜間頻尿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