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揭秘《黃帝內經》的養生門道





華夏經緯網   2011-10-08 10:55:11   
 


















  如果你已被眼花繚亂的“養生說”擾亂了視線,不妨遵從經典,跟隨《黃帝內經》追溯中醫之源。


  簡介: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 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經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搜狐健康: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光臨搜狐嘉賓訪談間。我們今天邀請到的嘉賓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教授賀娟老師。賀娟老師最近出版了一本自己的新書,叫做《黃帝內經‧飲食與養生》,我們今天請賀教授具體給大家講解一下養生方面的知識。


  中醫的陰陽之分


  賀教授,大家平時經常會聽說陰虛、陽虛這樣的概念,可一般人只知道虛了不好,但具體什麼是“虛”很多人並不清楚。


  賀娟:要知道陰虛和陽虛是什麼,首先要知道陰和陽指的是什麼。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概念。自然萬物都有陰陽之分。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等等。因此這個可以無限劃分,可以具體到任何一個事物、任何一個層面來分析。將陰陽引入到中醫學的概念裡面,指人體是由陰陽兩個基本元素構成的。


  如果要了解屬於陽的這部分是一個什麼性質,屬於陰的又是什麼性質,我們可以做一個比喻:養過花的人都知道,我們要養活一盆花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條件是我們必須要給它曬陽光,陰面很難成活;另外,要不停地給它澆水。因此,對這盆花而言陽光就是陽氣,水就是陰精。


  陽光的照射和水的滋潤是植物成活的兩個必要條件,人的生命活動也需要這兩個要素。這兩個要素一個是像陽光一樣溫熱的東西,還有一種是要像水一樣陰涼的東西。我們人體哪一部分屬於陽呢?凡是活著的生命都是有溫度的,維持我們的生命活動需要有一定的溫熱之力,這種溫熱之性我們就可以把它稱為陽。屬於陰的,就是人體的血液、水分,還有介于水份和血液之間的精,這些都是屬於陰的東西。


  陽虛表現為哪些症狀


  中醫所說的“虛”就是不足,陽虛就是陽氣不夠了。自古就有“男為陽女為陰”,所以女生陽虛體質的比較多,男性是陽熱體質比較多。


  判斷陽虛體質非常容易,既然是陽熱之氣不足了,他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怕冷。一般人到了天氣寒冷時才怕冷,但是陽虛的人一年四季都怕冷,即使到了夏季,陽虛的人也不敢穿裙子,不敢扇扇子,總是長衣長褲。


  陽虛體質的人的第二個特徵是經常手腳冰涼。《黃帝內經》說“四肢為助陽之本”,認為四肢是判斷陽氣是否充足的基本部位。


  除此之外,陽虛的人還可以表現為身體某些部位的不適感。肺陽虛的人最容易表現為過敏性鼻炎,受不了一點涼風,早上起來一開門、一有風,馬上會打噴嚏、流鼻涕,這是肺陽虛的症狀。


  還有脾胃虛寒,這類人表現為不能吃一點涼東西。所有的涼菜不敢吃、海鮮也不敢碰。90%以上腸胃不好的人基本都是胃寒,胃熱的情況很少。中醫所說的胃熱就是肥厚性胃炎,黏膜增生。虛寒型的就是淺表性的胃炎、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等。從中醫的角度來劃分,虛寒的多,實熱的很少。


  再往下還可以表現為女性的生殖系統疾病,比如宮寒症,女孩子的痛經90%都是由寒引起來的。除了痛經,還表現為月經量少、面色灰暗、子宮囊腫、卵巢囊腫等,這都是陽虛。男性如果陽虛的話,就會表現為性功能低下,陽萎、早洩的情況就會出現。


  陰虛表現為哪些症狀


  陰虛跟陽虛正好相反,表現為陰水不足的系列徵象,最常見的是手腳發熱。到了秋天別人都覺得挺冷的,可陰虛的人可能還要扇扇子,還不停的出汗,陰虛的主要表現就是燥熱。


  如何分辨肉類是寒性還是熱性?


  我們平時的日常飲食也要根據體質去安排,所以請賀教授給大家講講怎麼根據體質調理飲食。


  對號入座:你的體質是陰虛還是陽虛?


  首先我們在吃肉的時候,怎麼知道自己的體質適合吃什麼肉?這個肉是熱性的還是寒性的,我們怎麼分辨?


  賀娟:所有的食物都有它的個性,就像人有性格外向、性格內向一樣,肉類、蔬菜和五穀也都有它自己的屬性,這個屬性可以概括為寒熱溫涼,再簡單一點就是寒熱。


  判斷肉類的寒熱屬性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借助於《黃帝內經》的一句話,叫做“陰靜陽燥”。即凡是屬於陰的事物都是偏於靜止的,屬於陽的都是偏於躁動的,屬陰的食物就是涼性的,屬陽的食物就是熱性的。所以推演一下就是“熱燥涼靜”,躁動不安的都是熱的,靜止的都是涼的。


  動物嚴格來說都會動,但是動得有區別。屬於陽熱之性的動物,會動得很厲害,跑得比較快。如果老趴著不動的,他的肉質就是屬於偏涼的那一類。


  地上跑的


  既然動物都是喜歡動的,所以肯定80%都是屬於熱性的。我們常吃的肉類中,陸地上跑的動物,它們的肉基本上都是熱性的,比如牛肉、羊肉、雞肉、狗肉、兔肉、鹿肉等,而且跑得越快的動物,熱性就越大,狗肉肯定比羊肉熱,羊肉肯定比牛肉熱。


  陸地上的動物中豬肉比較例外,它是涼性的。這就是因為豬比較喜歡趴著不動,這和它的肉質特點偏涼是有關係的。


  天上飛的


  飛禽類基本也都是熱的,因為它要是不動的話根本飛不起來,而且飛行的速度快,需要很大的體力,所以飛禽的熱性比陸地上跑的牛羊肉都高,山珍都是大熱之性。


  水裡遊的


  水裡遊的生物有愛動的有不愛動的,但因為海水是寒涼之性,就決定了海洋生物基本上80%都是寒性的,只有很少數是熱性的。


  在水中始終不停遊動的都是熱性的,所以魚、蝦都是熱性的,而且要比飛禽還要熱,因為在寒涼的海水中沒有足夠的動力它是動不起來的。


  中醫裡面有一句話叫魚生火,肉生痰。因為魚是熱性的,所以吃了容易上火;這裡的肉指的是豬肉,因為性涼,吃多了傷脾胃,會導致脾胃痰濕。


  根據這個特點分析,所有靜止不動的,或者是不愛動、動得少的 蛤蜊、螃蟹、龜、鱉、海參 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涼的。有些人認為烏龜是大補,那要看怎麼用法,燉烏龜的時候一定要加姜、酒這些溫熱的佐料,否則的話人吃了會受不了。


  各種肉什麼吃法最好?


  各種肉都有什麼保健功效,什麼樣的吃法最好?比如說羊肉、牛肉、豬肉、魚肉、蝦肉。


  豬肉


  賀娟:豬肉性質偏涼,而且特別肥膩,它在所有肉裡面脂肪的含量是最高的。而且,豬的生長環境比較污濁,在豬圈裡圈著不動,空氣又很臭穢,所以豬的肉質是最不好的。豬肉吃著解饞還可以,但要用它來補身體是不行的。


  豬的生長環境如此“臭穢”,又屬於寒性,所以我們在燉豬肉的時候習慣於加茴香、大料、肉桂等,這些都是傳統的香料。為什麼?一個是因為這些都是大熱的調料,想用它的熱性來中和豬肉的寒性。另外,也想用它的香氣來解豬肉的那個“腥臭”的味道。


  但是豬肉的內臟有一些地方是有補益作用的。怎麼補呢?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以臟補臟”。豬的哪個部位就補人的哪個部位。比如眼睛花了就吃一點豬肝,因為豬肝可以補眼,補肝,調理血虛,豬肚可以調補脾胃,豬皮可以美容……但是豬腦子可能不行,小心吃得更笨了(笑)。


  牛肉


  所有的肉我們只能吃出香不香,但《黃帝內經》給所有的肉類劃分為“五味”,根據它的藥性作用歸類,這個歸類的結果是:牛肉是甘味,羊肉是苦味,雞肉是辛味,豬肉是咸味,狗肉是酸味。


  中醫認為牛肉對人體的補益性是最強的,吃了以後有強肌肉、健筋骨的作用。但是由於牛是幹體力活的,所以它的肌肉非常的強健,和其他的動物相比,牛的生長週期更長,所以牛肉雖然很香,補益性也很強,但是一般人吃起來很難消化。


  如果是年輕力壯的男性,吃這個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婦女產後身體很虛,要燉兩斤牛肉吃,這個補益性就差一點,因為不好消化吸收。


  牛肉很香,很多人喜歡吃,什麼吃法比較好?因為牛肉是偏於熱性、溫性的,所以普通人吃的時候最好加上一些涼性的食物平衡一下。現在經常吃的蕃茄牛腩、蘿蔔牛腩,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搭配。但是如果是涮火鍋的時候吃牛肉,鍋底中放了很多花椒、辣椒這些熱性的佐料,就更加重了牛肉的熱,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太合適,但如果是陽虛的人可以吃,對於經常手腳冰涼的寒性體質,吃牛肉火鍋反而會覺得很舒服。


  當然,除了蕃茄、蘿蔔等燉牛肉,普通人如果喜歡吃牛肉火鍋,吃的時候也可以喝一杯橙汁、酸梅湯,可以解牛肉之熱。


  羊肉


  中醫學的傳統著作中,最看重羊肉的溫補之性。羊肉的肉質在常食的肉類中是最鮮嫩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說:首先羊基本不幹活,所以沒有牛的肉那麼堅實;另外,羊的生活環境也比較好,一般都是在山間草地、泉水叮咚、空氣清新的地方放養;而且羊吃得也很純淨,只吃草,不像豬會吃很多人吃剩的雜食、放了幾天的臭泔水等。所以中醫認為在所有的肉裡面,羊肉的溫補性是最強的。


  中國傳統上一直將羊肉作為藥方的組成部分來使用,從東漢時期就有當歸生薑羊肉湯,用于治療婦女產後陽虛、乳汁不足等。山西有一道名菜叫“頭腦”,是清初名醫傅青主發明的滋補藥。相傳,傅青主看自己的母親年老體衰,什麼都吃不下去,就精心擬了這個藥膳,主要組成部分就是羊肉湯,另外加上山藥、藕根、煨面、良姜、黃 、黃酒、酒糟等八種原料。他的母親喝了一段時間,臉色逐漸紅潤起來,胃口大增,虛弱體質日益改善過來。


  所以羊肉比較適合女性食用,女孩如果宮寒、脾胃虛寒,一個星期燉一次羊肉吃,肯定會有所改善的。


  如果想用羊肉湯來補氣血不足,或者補陽虛,燉的時候可以加上枸杞、紅參、當歸等等。


  蔬菜水果怎麼區分寒性和熱性?


  我們現在說完了肉類,我們接著說一說水果蔬菜類。果蔬我們怎麼分寒熱?


  賀娟:植物可以用另外一個方法來分,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辯證治療,比如看人的臉色,通過觀察臉色的特點、顏色,就能基本判斷出身體證候的寒熱。《黃帝內經》有句話叫“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認為病人如果臉很紅,或者是很黃,往往是體內很熱;白為寒,一般臉色白的都是寒;青色和黑色主痛,痛是大寒的意思。


  對於人面色判斷病症的總結語也適合於我們對植物的認識。紅色黃色這類暖色偏熱,白色就是偏寒,但不同的是黑色,在植物中黑色也是熱的,它也是暖色。


  比如黑木耳就是溫熱的;大部分蔬菜都是綠色的,所以90%都是涼性的,只有很少數是熱性的,比如韭菜、茴香是熱的;水果也是這樣,大部分是涼的,但荔枝是熱的,桂圓是熱的,香蕉是偏溫的,橘子也是偏熱的。比較例外的是蕃茄,雖然是紅色,但它是涼性的。


  胃不好怎麼吃水果?


  很多人說自己胃不好,所以比較少吃水果,或者乾脆不吃水果,這樣對不對?


  賀娟:胃不好也分各種情況,但還是虛寒的症狀比較多見,涼性的水果就不是特別適合吃。但溫性的水果,比如桂圓、荔枝就不會有問題。如果胃寒的人想吃水果,但又怕吃了難受,可以把水果稍微煮一煮,蘋果、梨煮了以後味道不變,還是很好吃,但是它的寒涼之性就會好很多。


  經常喝綠茶易患虛寒症


  飲水的習慣中,我們最常見的是喝茶,從古到今我們一直認為茶是個好東西,很多人拿茶當水喝。這樣好不好?


  賀娟:茶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中國人喝茶和西方人喝咖啡是一樣的。中國的茶有很多種,有紅茶、綠茶、烏龍茶、花茶。對身體好不好?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性味和作用,和藥是一樣的,和其他的植物也都是一樣的。


  先看看常飲用的這幾種茶:綠茶基本上是沒有經過烘焙的天然的茶,保持了原生植物的綠色,所以綠茶都是涼性的;紅色屬溫,所以紅茶是熱性的,它經過了加工;烏龍是半烘焙的茶,外邊一圈都是類似於紅茶,裡面打開以後是綠色的,性質是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是平性的;花茶顧名思義,根據茶能夠吸收其他花類香氣的作用加工而成的,所以花茶根據花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最常見的是茉莉花茶,此外還有玫瑰花茶、桂花茶等。花茶是涼性還是熱性,要看選的基質茶是綠茶還是紅茶。


  所以說到底,茶實際上還是三類,綠茶、紅茶、烏龍茶。這三種茶由於他的寒熱之性不一樣,對人體好還是不好,要看你的體質類型。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喝茶要適當。喝茶多了,就和吃某一種食物吃偏了是一樣的。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陽虛體質的人是喝綠茶喝出來的。綠茶喝得時間長了會出現虛寒症。如果已經習慣了喝茶,建議喝烏龍茶,這也是我給自己摸索出來的。如果我一上午喝了幾杯綠茶,到十一點左右就會心慌、氣短、手抖。要是喝一上午紅茶,嗓子又開始不舒服。最後我發現喝烏龍茶既可以滿足我喝茶的要求,也沒有任何不適,因為它的性質比較平和。


  換句話說,烏龍茶比較適合體質也比較平和的人,綠茶適合陰虛體質的人,紅茶適合陽虛體質的人。


  不要過分運動 應該強調適度


  說完了吃喝,我們來說說日常生活。現在大家最推薦的保健方法就是運動,可以改善亞健康的狀態和身體肥胖的問題。《黃帝內經》中對運動的看法似乎略有出入?


  賀娟:《黃帝內經》認為多數疾病都是因為自身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導致的,比如說飲食、睡覺、運動等。所以《黃帝內經》第一篇的第一段就告訴我們一些養生的基本法則: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和於術數就是強調採用這種養生法術一定要和自己的身體調和起來,這個調和就是動靜得宜。採取的養生方法需要和自己的身體素質、體質特點能夠陰陽調和,換言之,《黃帝內經》一直強調運動是一種陰陽調和的運動,要平衡,要適度,但並不是完全強調靜養。


  《黃帝內經》裡面不像現代人或者是西方人一樣過分地強調運動。西方人的理念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只要運動對生命就是有利的,東方的理念不是這樣。《黃帝內經》認為“久視傷血,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臥傷氣”,單純長期保持哪一種狀態都是不對的,要各項活動摻和起來。中國古典文化的運動方式 太極、八段錦、氣功 也在動,但是動得非常和緩,現在人覺得太慢了,但它既能健身,又不會讓身體運動得太過劇烈。現在經常聽說爬山爬死人,跑步機上跑死人的。所以我認為“只要運動就是健康”這個理念還是存在問題。


  《黃帝內經》強調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制訂運動量。如果你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人,顯然不適合每天跑三千米的運動,但你可以跳健身操,可以打太極拳,可以快速地步行。只要這個運動方式和你的體質狀況協調,就是對健康有利的。


  《黃帝內經》主張順應天時,那麼對於睡眠應該每天幾點睡?幾點起床?每天睡幾個小時?


  賀娟:睡幾個小時合適《黃帝內經》沒有規定,其實就像我們每個人的飯量不同是一樣的,每個人對睡眠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別。


  在門診看病,有的人一天睡八個小時還來看失眠,他是覺得休息不過來,覺得睡8個小時還是累。但我們也知道很多名人、偉人,一天睡三四個小時就足夠了,每天的精神狀態也很好。所以睡眠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沒有說一定要睡夠多少才行,但是一般多數人都要七到八個小時,這是一個基本數字。


  雖然《黃帝內經》沒有地明確告訴我們睡眠的時間,但是我們從他的理論上可以知道這個時間要求。《黃帝內經》把十二個時辰跟人體的五臟做了一個對應,子時 也就是現在的晚上11點到次日的1點 對應的是腎。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都有不同的功能,有的主生發,有的主閉藏。腎主閉藏,腎裡面藏著腎氣、元氣,是人生命的原動力,子時正是它行使功能的時候,我們怎麼做才能促使它發揮功能?就是睡覺,讓人體的功能活動處於休息的狀態,所以我們睡覺應該是在晚上11點左右。


  如果一個人每天睡六個小時,一定是晚上11點睡到早上5點左右對身體比較好。如果是夜裡2點睡,早上8點起,雖然也是6個小時,長期下去身體就會出現衰憊與疾病。(東方健康)



 


責任編輯:袁丹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乾元參藥行 的頭像
    乾元參藥行

    百年老店-乾元參藥行的部落格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