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錦囊》多汗症病因多樣複雜 常見虛及溼熱證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2/07/24

調整字級:



出汗異常可能是有多汗症問題。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出汗本來就是人體的一種生理現象。如果是在天氣炎熱、穿衣過厚、飲用熱湯、情緒激動、勞作奔走的情況下,出汗增加,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在安靜狀態下,身體全身性、偏側性或局限性不自覺汗出,則屬於病態。尤以手掌、足底、腋窩和其他皺折處為多見。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引起多汗的原因多樣且複雜。功能性失調多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有些人則可能與神經損傷有關。常見的原因有:發熱性疾病,特發性出汗,物理性出汗,如熱環境。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衰竭,代償性多汗,遺傳因素等。

醫師表示,通常西醫治療用到的抗膽鹼藥,對某些多汗患者暫時有效,但可能引起視力模糊、口乾、便秘、尿儲留等副作用,因此不宜長期使用。而交感神經切除手術,僅適用於少數頑固的多汗症患者。而中醫調理上,副作用較少,可針對不同症候,依照體質,選擇適合藥物。

多汗症可能出現「虛證」症候。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虛證症候常見包括營衛不和;氣虛不固;腎陰虧虛;以及氣陰兩虛的問題。治療上,應針對虛證加強補虛,調整脈弱現象,幫助補氣;滋補腎;以益氣養陰,固澀斂汗,改善異常盜汗現象。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虛證辨證用藥上,包括針對「營衛不和型」者,症狀表現可見汗出怕風,易局部出汗,易感冒,全身痠楚,舌質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浮緩或浮弱,藥方可用桂枝湯加減,並可臨證加減。若屬「氣虛不固型」者,可見少氣懶言,聲音低微,神疲乏力,易感冒,自汗,活動後加劇,面色白而少華,舌質淡,苔薄白,脈浮虛,可用玉屏風散加減。

陳醫師表示,還有「腎陰虧虛型」者,常見口咽乾燥,五心煩熱,盜汗,腰膝酸軟,小便黃少,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細數,可用麥味地黃丸加減。以及「氣陰兩虛型」者,常見汗出持續,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口乾納差,舌淡少津,苔薄白,脈細數,可用生脈飲加減,整方發揮益氣養陰,固澀斂汗的功能。

多汗症也常見「溼熱證」明顯。中醫師陳萍和表示,出汗異常,偏濕症候,主要可見到如有脾虛濕阻;腎虛濕滯;以及濕熱內蘊的問題,可配合從健脾化濕;滋腎陰;發汗利水,除濕袪熱用藥著手調理。

陳萍和表示,溼證蓄積在體內,會使得汗出增加的更明顯,全身有黏膩感,十分不適。辨證用藥部分,針對「脾虛濕阻型」者,可見汗出,面色白,倦怠,舌淡胖有齒印,苔白潤或厚膩,脈細緩,藥方可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達到健脾化濕,益氣固表作用。

陳醫師表示,還有,「虛濕滯型」者,可見半身、全身或局部汗出,心煩,身微熱,口稍渴,小便短少,神疲乏力,惡風怕冷,舌質略紅少津,苔白薄,脈沉細,可用知柏地黃丸加減,加強滋腎陰,利水濕而汗出自止。若屬「濕熱內蘊型」,常見周身蒸蒸汗出,汗黏,面赤烘熱,煩躁,小便色黃,舌淡紅或紅,苔黃膩,脈弦數,可用茵陳五苓散加減調理。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