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2011.06.16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夏季養生 (92)
- Nov 22 Tue 2011 21:34
夏天濕疹手足癬上身 中醫調理皮膚症狀
- Oct 08 Sat 2011 23:20
夏季型感冒不易好 食療達到緩和及治療
【大紀元2011年0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天氣漸漸變熱,由於人體機能亢進,處於一種高熱狀態,加上容易流汗,這時候就容易產生溼熱體質,因而造成痱子、溼疹,以及異位性皮膚炎等情況。此時若又加上愛吃冷飲,就會損傷脾胃功能、降低抵抗力,易造成夏季型感冒。
- Sep 05 Mon 2011 15:07
處暑後,宜養肝潤肺益腎
- Aug 26 Fri 2011 10:27
吃紅豆利水消腫 綠豆也利尿、清熱防中暑
- Aug 25 Thu 2011 14:36
夏天藥膳怕補過頭 配方可靈活調整
- Aug 23 Tue 2011 13:20
《與健康有約》消暑去燥古有名方「生脈飲」
- Aug 21 Sun 2011 00:32
夏季多喝涼茶 可防肝炎?!
夏季多喝涼茶 可防肝炎
來源:www.39.net
- Aug 17 Wed 2011 21:54
曬後喝茶按穴位可以有效防止斑產生
曬後如果不注意修復,皮膚就容易有斑點產生。今天小編給大家支招,教大家通過喝茶和按摩穴位的方法來預防曬後斑點的產生。
- Aug 17 Wed 2011 21:20
夏天水腫喝點紅豆湯
紅豆適宜各類型水腫之人,包括腎臟性水腫、心臟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水腫等,如能配合烏魚、鯉魚或黃母雞同食,消腫力更好;適宜產後缺奶和產後浮腫,可單用赤小豆煎湯喝或煮粥食;適宜肥胖症之人食用。
紅豆又稱赤豆、赤小豆等,它的藥用保健作用自古以來就為醫家廣泛應用。李時珍稱其為“心之谷”;《神農本草論》中認為紅豆是食物藥;《神農本草經》上則介紹,紅豆具有消腫、輕身的功效。
- Aug 17 Wed 2011 21:18
綠豆湯 夏季可防皮膚病
中醫認為皮膚病:“表現于外,實發于內。”其意思是,皮膚之疾均是由於內臟的失和而引發的,例如:胃消化不良;肝經濕熱;肺氣虛;臟腑濕熱化毒,均是內臟受熱邪、濕邪的干擾而出現的皮膚病。例如:濕疹、皮炎(過敏性)以及各種皮癬等。而夏季的熱邪與濕邪最易傷害皮膚。
中醫對皮膚病的治療,主要以清熱、化濕、解毒、涼血等手段,也可以選擇中成藥或湯劑,同時在飲食上加以控制,在暑濕季節裡,少吃熱性的食物,例如:涮羊肉、烤肉以及沒有吃過的海產品,以防食物過敏,使體內臟器保持和合狀態。以上屬於內因,防止風寒,特別是海風、夜寒等屬於外因。在夏季,內外因素都要防範,這是防止夏季皮膚病的重要預防手段。
- Aug 15 Mon 2011 12:07
夏季暑陽耗津液多流汗易倦怠
- Aug 15 Mon 2011 12:06
刮痧有助中暑散熱配合清氣熱、瀉胃火方調理
- Aug 15 Mon 2011 12:04
濕熱天氣加不當飲食易致多種皮膚問題
- Aug 11 Thu 2011 20:34
天熱防淺眠 喝茶飲退火除煩
- Aug 09 Tue 2011 00:32
夏季皮膚好癢起疹 中醫內服藥、藥膏雙管齊下
文章標題:夏季皮膚好癢起疹 中醫內服藥、藥膏雙管齊下
轉載作者:乾元參藥行 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http://www.uho.com.tw)
- Aug 07 Sun 2011 20:14
七種最適合夏日養生喝的湯湯水水
- Aug 07 Sun 2011 00:21
清熱消暑 夏季7款居家靚湯
夏季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喝湯是一種開胃振食欲的好方法。今天小編教大家幾款靚湯,消除連日來的暑熱,健脾開胃,生津止渴。
- Aug 06 Sat 2011 20:45
夏季養生首重清熱 中醫推薦4款食譜
在夏季,吃一些清火清熱、生津補氣的食物,可以緩解身體的燥熱,讓身體變得舒適、健康。夏季養生首重清熱,中醫師推薦可多吃椰菜、金針菇、南瓜、蓮藕等食材,除了都具清熱功效,椰菜能生津止渴;金針菇能補氣養血;菠菜則能潤腸通便;南瓜可補中益氣;蓮藕能安神。下面是四款食療茶湯。
- Aug 06 Sat 2011 20:40
家常湯水攻略:推薦夏日必喝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