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年 04月26日





國人對於B型肝炎較熟知,對C型肝炎卻沒有太多認識,根據統計,台灣C型肝炎盛行率約2到4%,一但帶有病毒可能潛藏20年都沒有明顯症狀,然後慢慢從肝炎變成肝硬化、肝癌。署立彰化醫院昨日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偏遠地區有較高的比例有C型肝炎,推測可能與過去喜歡打針、針具消毒不完全有關。而一般人常誤以為進補可養肝,但無論是B肝或C肝,在中醫理論中肝主疏瀉,越是吃易上火的補藥,反而越是增加肝臟負擔。




發作期用西藥


若確診為C肝患者,署立彰化醫院內科主任陳詩典提醒,常有人放棄西藥治療只吃中藥。他認為,干擾素加上抗病毒藥物Ribavirin的治療,都有6到7成的治癒率,若要採用中藥治療,建議可在西藥療程結束並追蹤6個月後,開始使用中藥。而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黃中瑀則說明,中藥目前應用在肝炎的治療上,主要作用是減輕不適症狀,包括沒有食欲、肝火太旺、清熱等,是以較涼性能瀉肝火的藥材為主,太燥熱的食材和藥材像人參,都是禁止食用的。




養肝不是進補


黃中瑀醫師說明,一般人以為吃補就能養肝,事實上這是錯誤觀念!養肝應從養脾胃著手,像是七葉膽、黃耆、茯苓、金線蓮等,但還是要多休息、多喝水,不可太操勞,才是最基本的養肝法。陳詩典醫師則說,常有人誤以為同桌吃飯會感染C肝,但最主要的感染途徑是血液、性接觸,大部分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感染,而同性戀者、曾輸過血、親近家屬曾有人有C肝等,這些都是高危險群。



養肝不宜吃人參等燥熱補品。


引用: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424076/IssueID/200704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乾元參藥行 的頭像
    乾元參藥行

    百年老店-乾元參藥行的部落格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