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稱】生脈散
【方源】《醫學啟源》卷下。
【組成】麥冬9g,人參9g,五味子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氣陰兩虛,神疲乏力,短氣自汗,體倦懶言,或有乾咳少
痰,咽乾口渴,舌紅少苦,脈虛細。
【注意事項】本方宜於氣陰兩虛,純虛無實之証,若溫病氣陰雖
傷,但餘熱未清,或久咳肺虛,仍有疾熱者,均不宜
使用。
【臨床運用】
本方是治療氣陰兩虛証的代表方劑。若氣虛不甚者,可易人參為黨參;而氣陰不足,兼有內熱者,則可用西洋參代替;若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根據病情加大。
現代臨床常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統疾病,肺心病、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各類休克、中暑、老年性癡呆等証屬氣陰兩虛者。
【藥理研究】
1.對免疫功能的影響:(1)增強腹腔吞噬細胞吞噬功能-並能啟動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2)能減輕由於熱損傷造成的胸腺,脾臟縮小的程度,並能明顯提高損傷機體的脾淋巴細胞轉化率和白介素-2產生能力。
2.其他作用:本方尚有增加心肌液流量、保護和修復受損心肌、抗休克、強心、改善微循環障礙、抗血栓、抗凝、改善腎上腺皮質功能、保肝、耐缺氧、抗驚厥、抗應激、抗炎等作用。
【臨床報導】
1.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以生脈散加味治療本病12例,療效滿意。[高爾和.天津中醫,1990.(1),:26]
2.乾燥綜合証 用生脈散加味治療乾燥綜合証氣陰兩傷型,效果良好。[肖寶蘭.廣東醫學,200(8):638]
3.白細胞減少症 用生脈散加味治療白細胞減少症39例,結果顯效14例,有效23例,無效2例,取得較好治療效果。[繆培融,天津中醫,1996(4):20]
4.體虛易感 選取中老年患有慢性疾病或腫瘤術後體質虛弱易於感冒者32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齡38~73歲,中醫辨証屬氣虛、氣陰兩虛或兼氣滯血瘀型。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用生脈注射液40 ml加丹參注射液20 ml及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滴,每日二次,共14天。用藥前後檢測中性粒細胞吞噬功能各1次,結果:觀察組治療前吞噬率、吞噬指數均低於正常對照組,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而治療後有明顯提高,與治療前比較亦有顯著生差異,但與正常組比較仍較低,統計學處理吞噬率有顯著差異,吞噬指數則無顯著差異。[程遠綸.等.四川中醫,1992,(1):49]
引用網站:免疫類中藥材與方劑中醫典籍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