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稱】當歸補血湯
【方源】《內外傷辨惑論》卷中。
【組成】黃芪 30 g,當歸 6 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補氣生血。
【主治】血虛發熱,膚熱面赤,煩渴引飲,或婦人經行、產後血虛
發熱頭痛,或瘡瘍潰後久不癒合,舌淡,脈洪大。
【注意事項】陰虛潮熱者,慎用本方。
【臨床運用】
本方為血虛發熱的基本方。若血虛而無陽浮發熱者,黃芪用量宜減;若兼氣不攝血之出血者,可加仙鶴草、血餘炭以加強止血之力。本方現代臨床常用於治療婦女經期、產候血虛發熱等屬血虛陽浮証者,以及各種貧血。
【藥理研究】
1.對免疫功能的影響:(1)對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有促進作用,能明顯提高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活性(2)對輻射脾臟抗體形成細胞釋放溶血素量、血清溶菌脢量、ANAE陽性淋巴細胞比率、腳墊遲發超敏反應及RBC-IC受體花環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進或提高作用。
2.其他作用:本方尚有促進骨髓造血功能、改善微循環、保肝、保護心肌細胞、提高。心肌細胞耐缺氧能力、抗自由基損傷、鎮痛等作用。
【臨床報導】
1.白細胞減少症
(1)以本方加味治療白細胞減少症患者20例,並與對照組相對照,療程均為14~21天。結果治療組顯效8例,有效1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對照組的無效病例對再用本方治療,仍能提高臨床療效。[童伯良,等.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7,(3):43」
(2)另15例原因不明白細胞減少症患者,隨機分為3組,每組5例,一組為當歸補血湯組,一組為當歸補血湯加三棱組,一組服蜂乳膠囊、多種維生素作為對照。從治療日起查末梢血液白細胞計數1次,連續3次,各組自身比較,經統計學處理,當歸補血湯組有顯著差異( P<0.05),加三棱組有極顯著差異( P<0.01),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蔣治平,等.中醫雜志,1985(12):7]
2.白塞病 用當歸補血湯合甘草瀉心瀝治療本病32例,12天
為l療程,服藥1療程後觀察療效,結果治癒21例,好轉9
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8%。[方清文.新中醫,2001,
(1):61]。
3.痹証 以本方加桂枝、海風藤、秦艽、制川烏為基本方,
治療痹証51例,結果:治癒36例,好轉10例,無效5例。療程最短10天,最長45天。該方對痛痹、著痹療效尤佳,熱痹稍遜。[何華庭.湖北中醫雜志,1986,(1):46]
引用網站:免疫類中藥材與方劑中醫典籍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