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71號
電話:(02)25584291 25591041
傳真:(02)25596123 營業時間: 星期一~星期五 9:00~20:00 星期六9:00~19:00
華夏經緯網 2012-05-17 12:23:22 |
|
中國人吃紅棗補血搞錯了?
專家:中醫補“血虛”不等於西醫補“貧血”
近日某健康網站發文稱,“紅棗並無補血的效果”,引起不少網友的質疑,那麼,曾經被不少人奉為補血聖物的紅棗究竟有沒有補血的功效?對此,昨日(15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宋恩峰教授表示,中醫補血補的是“血虛”,西醫補血補的是“貧血”,不可簡單從含鐵高低認定紅棗無“補血”的功效。
上周,某健康網站引用一位營養師的觀點稱,紅棗很早就被國人奉為補血聖物,這是因為紅棗的顏色容易讓人將紅棗同血液聯繫起來,中國人講究“以形補形”,自然“以色補色”也不是什麼奇怪的理論了。
該營養師認為,鮮棗曬乾為紅棗後,其所含鐵都會隨著水分的流失而流失,遠遠不如動物肝臟、動物血,以及豬、牛、羊等動物瘦肉的含鐵量,因此,紅棗不會有補血的功效。
中醫專家:
中醫補血 補的是血虛
“紅棗並無補血效果”這一觀點,立即引起網友質疑。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宋恩峰教授表示,西醫補血與中醫補血的概念不完全一樣,西醫補的是“貧血”,中醫補的是“血虛”。一般來講,“血虛”包含的範圍比“貧血”更大一些,如有的患者儘管血常規化驗正常,但是只要有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脈虛細、中醫辨證屬於血虛。對於血虛,中醫理論認為紅棗是補血佳品。
西醫的貧血是指全身迴圈血液中紅細胞總量減少至正常值以下,而吃紅棗糾正貧血是一個緩慢地過程,猶如人不能一口吃個大胖子,故從西醫觀點看,會有人稱紅棗並無補血的效果。
宋恩峰解釋道,紅棗補的其實不是血氣,而是“脾氣”,也就是說紅棗具有健脾的良好功效,從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底子好了,血氣自然補得進。( 武漢晚報 )
責任編輯:袁丹華
|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