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的功效與作用:瀉火燥濕解毒 |
華夏經緯網 2011-07-18 14:29:09 |
中藥黃連性味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等功效,在臨床上也有多種用途,以下為大傢具體介紹下,中藥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黃連的功效: 瀉火,燥濕,解毒,殺蟲。主治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菌痢,熱瀉腹痛,肺結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積,蛔蟲病,百日咳,咽喉腫痛,火眼,口瘡,癰疽瘡毒,濕疹,湯火燙傷。 黃連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錢;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調敷、煎水洗或浸汁點眼。 黃連使用宜忌: 凡陰虛煩熱,胃虛嘔惡,脾虛泄瀉,五更泄瀉慎服。 《本草經疏》:凡病人血少氣虛,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驚悸不眠,而兼煩熱躁渴,及產後不眠,血虛發熱,泄瀉腹痛;小兒痘瘡陽虛作泄,行漿後泄瀉;老人脾胃虛寒作瀉;陰虛人天明溏泄,病名腎泄;真陰不足,內熱煩躁諸證,法鹹忌之,犯之使人危殆。 黃連的作用及用途 1、清熱瀉火解毒。可用於各種熱毒證,如溫熱病邪熱熾盛的高熱,瘡瘍疔毒,目赤咽痛都可用黃連治療。 2、清熱燥濕。用於濕熱為患諸證,如胃腸濕熱的泄瀉痢疾,嘔吐腹滿。 3、清心除煩。能清心火,適用於心火亢盛所致的虛煩不眠。 4、清熱止血。用於火盛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等出血。 5、酒炒、酒浸,上頸已上。 6、除疳,殺蛔。 7、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 8、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於寒熱互結,濕熱中阻,痞滿嘔吐。 9、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於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黃連臨床應用十分廣泛,內、外、婦、五官、皮膚科均視為常用藥,有天然廣譜抗菌藥之稱。 使用黃連出現不良反應需注意: 1、用量過大。過量服用黃連可出現噁心、嘔吐、氣短、發痙。常規劑量則較安全。臨床上有因腹瀉靜滴黃連素誘發急性心源性腦缺氧綜合症者。應儘量避免使用黃連素針劑。 2、過敏反應。口服黃連粉或黃連素、注射黃連素均有發生過敏反應。多在用藥後幾分鐘內發生,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胸悶氣短、全身皮疹、發熱,甚至喉頭水腫、神志模糊、血壓下降,出現過敏性休克。 3、藥不對證。黃連屬大苦大寒之品,瀉火力強,易傷陽氣。(新浪中醫)
責任編輯:袁丹華 引用網站:華夏經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