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稱】腎氣丸
【方源】《金匾要略》。
【組成】乾地黃240g,山藥、山茱萸各120g,澤瀉、茯苓、牡丹皮
各90g,桂枝、附子各30g。
【用法】上為未,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g),加至
25丸(10 g),酒送下,每日2次。亦可做湯劑,用量按
原方比例酌減。
【功效】補腎助陽。
【主治】腎陽不足,腰膝酸痛,畏寒肢冷,腰以下尤甚,少腹拘
急,小便不利,肢體浮腫,或小便反多,人夜尤甚,男子
陽痿早洩,舌淡胖,脈虛弱,尺部沉細。
【注意事項】若咽於口燥.舌紅少苔,屬腎陰不足,虛火上炎者,
不宜使用。
【臨床應用】
本方為補腎助陽的常用方劑。若畏寒肢冷甚者,可將桂枝改為肉桂.並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力;若用於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痰飲咳喘者加乾薑、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改。
現代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腎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性功能低下、神經衰弱、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慢性支氣管哮喘、更年期綜合証等辨証屬腎陽不足者。
【藥理研究】
1.對免疫功能的影響:(1)顯著增強抗體非特異性細胞免疫功能。(2)能提高免疫抑制機體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溶血素含量就促進淋巴細轉化功能,能提高紅細胞數,從而增強免疫功能。
2.其他作用:本方尚有抗衰老、類激素樣作用、降血糖、促進睪丸生精功能和性腺發育、抗突變、改善造血功能、抗自由基和細胞凋亡等作用。
【臨床報導】
1.多發性硬化症 用腎氣丸加減治療多發性硬化症二例,在治療過程中西藥激素逐漸減量至停,加用雷公藤片,調治年餘,症狀消失,隨訪3年未見復發。[劉寶爐.新中醫,1997,(7):52]
2.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 以金匱腎氣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1丸,連服數月,治療2例由於撤減糖皮質激素而引起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患者,療效滿意。[張達。等。河南中醫.1992,(6):262]
3.慢性乙型肝炎 以成藥金匱腎氣丸,每日2次,每次9g,配合西藥保肝療法,60天為1療程,觀察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用藥前後的變化情況,發現治療組用藥後CD4+;細胞增加,CD8+細胞減少,CD4+ /CD8+比值提高CD4+ 、CD4+ /CD8+與治療前相比較差異顯著(P<0.01),提示腎氣丸可糾正慢性乙肝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紊亂,調節細胞免疫功能,有利於慢性乙肝患者的康復。[劉瑞華,等.福建中醫藥
文章來源:http://herb.asia.edu.tw/tcmcenter%5Fc/medicine_2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