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2/02/22

調整字級:




筋骨關節容易受到外在環境而影響痠痛。中醫師李明哲表示,通常外在影響多是指外邪侵襲關節筋絡,如天氣冷,關節直吹到冷風等環境,影響出現痹痛現象,若加上本身肝腎氣血虧虛,更容易造成病程時間拖延不易好。臨床上可配合藥方內服治療。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關節痠痛辨證分類用藥上,針對「痛痹」現象,常用烏頭湯加減治療。方中含麻黃、芍藥、黃耆、炙甘草、川烏等,有益氣和血,散寒除濕止痛功能;可改善寒濕厲結及腳氣疼痛,不可屈伸問題。

「著痹」體質常用薏苡仁湯加減治療,方中含桂枝、麻黃、當歸、薏苡仁、白朮、白芍、甘草,可袪濕,和絡,宣痺;改善酸痛重著,關節腫脹,行動不便,夜晚疼痛明顯現象。若「三痹夾雜,常用三痹湯加減治療,幫助益氣血,止痛痹等作用。

李醫師表示,其他症候如出現「痰瘀阻絡,久痺不愈」,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形,舌有瘀點瘀斑,苔膩,脈澀,可用身痛逐瘀湯加減治療。以「肝腎氣血虧虛,久痺不癒」,出現肢體倦怠,腰脊冷痛,舌淡,苔白、脈細,則可用獨活寄生湯加減。

外邪侵絡關節痠痛可配合穴道針灸治療。中醫師李明哲表示,臨床上針灸主要根據不同部位,採取不同穴位治療。針對包括肩頸、手肘、手腕、腰部、膝蓋區域取穴,如有體寒現象,可加強用針改善。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針灸治療取穴須針對不同的痠痛部位,肩頸部常取風池、肩井、後溪穴;手肘常取曲池、手三里、小海穴;手腕常取外關、陽溪、腕骨穴;腰部常取腰眼、腰陽關、腎俞、委中穴;膝蓋部位則常取血海、梁丘、陽陵泉、陰陵泉穴。

此外,李醫師表示,若是體質偏虛寒者,容易怕冷,四肢冰冷,易腹瀉者,可以使用針上灸加強治療的效果。平常也應注意避免讓冷風直吹關節患處,早晚天冷時應注意加強衣物保暖工作。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