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 茶飲解暑消腫
2007年 05月12日現在是春轉夏的季節,天氣漸漸炎熱,消化系統功能會降低,消化液的分泌也會減少,加上人體大量流汗,容易脾胃不適、食欲不振、肝火上升,建議選擇如木瓜、白蘿蔔、冬瓜等易消化、消暑熱且利尿的食物。另外,若天熱就應涼補,可挑選一些滋陰降火的藥材,例如菊花、淮山、茯苓等,具有清暑、解熱的作用,可在漸漸轉熱的天氣,保健腸胃降火氣。報導╱廖雅玉 攝影╱陳志淵
肚子不舒服要吃這個,聽媽的話準沒錯!(設計對白)
吃蔬果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img.edgesuite.net/images/thumbnail/20070512/3469033_c8c773c2eace432bda2f3fbea40a683b_160x160.jpg)
木瓜助消化
木瓜所含的木瓜酵素有助分解蛋白質和澱粉,可幫助消化,如果缺乏消化酵素,較易消化不良,也不容易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素。木瓜中的酵素,還可紓解脹氣,而像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胃痛、便秘等,吃木瓜都可以改善。
注意:木瓜糖分含量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前,應先詢問營養師食用分量。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img.edgesuite.net/images/thumbnail/20070512/3469033_5f3ab9dd2599fa52bbac90023e6695d3_160x160.jpg)
白蘿蔔促食欲
白蘿蔔含消化酵素,能防止胃酸過多,適合胃炎患者食用,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的作用。且白蘿蔔含大量水分,具利尿作用,可以緩解便秘、去除身體燥熱。如有泌尿系統方面的疾病,喝蘿蔔湯也有幫助。
注意:白蘿蔔屬於寒性食物,生理期時最好不要吃。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img.edgesuite.net/images/thumbnail/20070512/3469033_9484b0ba72a9b1d3821e77e25fa00b41_160x160.jpg)
冬瓜可清熱
冬瓜性微寒,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天氣轉熱的時候,氣溫高升,人體容易覺得心煩氣躁,吃冬瓜可以解暑止渴,幫助排尿、消除浮腫,較不會因天氣熱而覺得煩躁。
注意:剛生產完的孕婦,需要熱屬性的食物來調理身體,但冬瓜性寒,不適合食用。
泡茶飲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img.edgesuite.net/images/thumbnail/20070512/3469033_13f72b2ef7d5ff3bf051e968baa7af41_160x160.jpg)
淮山滋陰降火氣
春轉夏的時節如果要以中藥補身,建議以補元氣、清暑熱、健脾胃為優先。淮山性平,可補血、滋肝腎,此時服用除了保養身體,也有助在炎熱的天氣,健胃、提振食欲。
材料:淮山10克、薏仁60克、水1500c.c.。
作法:淮山和薏仁洗淨,加水放到鍋中燜煮1到2小時,等薏仁變軟後,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
注意:消化不良的人,建議只喝薏仁湯,而不要吃薏仁。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img.edgesuite.net/images/thumbnail/20070512/3469033_9d4f07706b9fde6031d31ee75ecc8185_160x160.jpg)
茯苓去濕消水腫
茯苓性甘味平,有解毒、解熱利尿、淨血的作用,可幫助滋補脾臟、改善消化功能。因茯苓能去濕、消水腫,在清明到夏至之間,可食用茯苓來緩解濕熱等不適症狀。
材料:茯苓10克、薏仁60克、水1500c.c.。
作法:茯苓和薏仁洗淨,加水放到鍋中燜煮1到2小時,薏仁變軟後加冰糖調味即可。
注意:易口乾舌燥的人少吃茯苓。
專家說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img.edgesuite.net/images/thumbnail/20070512/3469033_b8d1f5dd87e59092e44167ff3cbdf467_160x160.jpg)
瓜果搭餐要小心
由於瓜果類的食物在中醫屬性較生冷,如果已經吃了較難消化的食物,如糯米、油炸類等,再搭配瓜果類食物,會更難消化。建議如果要吃瓜果類水果,最好隔餐再吃。
引用: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469033/IssueID/200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