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秋季養生 (70)
- Aug 18 Sat 2012 22:30
宜早起早睡 7種養生方法平安度秋
- Aug 09 Thu 2012 18:11
怕過濕又怕乾燥 初秋肺易不適
- Dec 17 Sat 2011 22:39
秋季咳不停 中醫教你養肺除病根
中醫講自然界中有六氣,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氣,不同季節就有不同的主氣,而秋天的主氣就是燥氣,是燥氣當令的時候。在燥氣當令之時,總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例如口乾舌燥、鼻腔出血、喉嚨乾癢,總是想咳嗽,有些人為了緩解症狀可能會吃止咳藥、消炎藥、潤喉片等,卻沒有明顯效果,這是怎麼回事呢?
- Nov 16 Wed 2011 19:54
秋季養生藥膳
- Oct 25 Tue 2011 23:06
有效緩解秋燥的七種食物
- Oct 21 Fri 2011 19:26
秋末養生 重護呼吸道、保養皮膚
- Oct 17 Mon 2011 23:50
秋季養生以潤燥生津為主
- Oct 10 Mon 2011 23:17
秋風起 胃寒來 如何暖胃過秋天
- Oct 10 Mon 2011 23:15
秋季多吃“四大堅果”
- Oct 10 Mon 2011 23:08
秋季養生最適合的五種食物
- Oct 10 Mon 2011 22:43
天涼注意頭頸保暖 喝茶飲增抵抗力
秋意漸濃、早晚溫差較大,中醫師袁心愷表示,秋天易遭受風、寒等外邪入侵,若加上本身抵抗力差、體質虛弱,容易因此生病,提醒保持生活規律、少熬夜和均衡飲食,才不會使抵抗力下降;他也設計4道中藥茶飲,可依體質喝添加生薑、板藍根、菊花等中藥材的茶飲,有助增強抵抗力,若已染上感冒,則可喝添加魚腥草加薄荷的茶飲,有助清熱化膿。
報導╱林明佳 攝影╱施偉平
- Oct 05 Wed 2011 18:41
深秋養生仍重養肺 宜多吃白色食物
- Oct 05 Wed 2011 18:40
陽消陰長過渡期不可亂補 需斂陽氣陰津
- Oct 02 Sun 2011 20:39
秋天談轉骨
台灣人是喜歡進補的民族,最近又到了「白露」、「立秋」的時節,就中醫的角度來說,秋天是最適合補養的季節,『黃帝內經‧素問』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月事以時下」、「男子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精氣溢瀉」。
- Oct 02 Sun 2011 20:24
秋季如何改善乾燥症
【大紀元2011年09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欣怡台灣台北報導)秋天氣候乾躁,容易感到口乾舌燥,眼睛乾澀,一般多補充些水分即可獲得緩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劉佳祐表示,如果喝水或點眼藥水都無法改善不適,且症狀超過3個月,就要小心罹患乾燥症的可能性。
- Sep 30 Fri 2011 00:16
中醫秋季養生
【大紀元11月19日訊】時序入秋,夏季潮濕燠熱的天氣已明顯地轉變,早晚氣溫多了份涼意。秋天是調養身心的大好時節,《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載明:「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清,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歛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因此利用秋季做好養生,不僅能防治秋季常見病、多發病,還能增強人體對秋季之後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改善體質。
- Sep 27 Tue 2011 18:55
秋季補而不燥為上策 “四君子湯”來醒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