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經常喜歡扮鬼臉,大人總以為孩子調皮,喜歡皺鼻子、動動鼻樑肌肉,但殊不知這極可能是由於鼻子的過敏不適而產生不自覺動作。
典型的鼻過敏症狀為鼻搔癢感、連續打噴嚏、流清鼻水、鼻塞、約半數的人在數小時後會重複出現過敏症狀,有較黏稠的鼻水。臨床上發現20﹪會有過敏性結膜炎及伴隨喉頭、耳朵癢;由於鼻子的過敏會導致鼻甲肉腫大,周邊組織靜脈的血流變緩,因此有時會出現黑眼圈。若時日較久未治癒,則分泌物易乾燥結成鼻屎,黏附在鼻孔引起不適,患者不自覺的摳鼻屎,又傷及鼻內黏膜,甚至引起流鼻血。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過敏性鼻炎是因為臟腑功能失調,導致衛外之氣不固、防禦功能衰弱,遭受風寒或異氣之邪(如花粉、煙塵等)侵襲鼻竅所患之疾;所謂臟腑功能失調,是指肺、脾、腎等三臟違和而言,當肺衛虛弱,脾失健運,則會引發本病。
幼兒日常生活應如何調養:
按摩鼻子:
兩手微握拳,用兩手大拇指及魚際(大拇指下、生命線內緣)部位在鼻樑兩側上下摩擦十四次,手法由輕至重,但不要擦傷皮膚。
加強「浴鼻」鍛鍊:早晨洗臉時,用冷水多洗鼻幾次,平時經常參加活動,尤其在冬季,清晨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多呼吸新鮮的冷空氣,可以增加黏膜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清理鼻腔或擤鼻涕時:
應使用材質較細緻的衛生紙輕輕擦拭,擤鼻涕時,應避免倒吸鼻涕造成鼻孔周圍紅腫發炎或引發咽喉炎。
忌食冰冷食物:
高熱量及高油含量的食物,會加重過敏性鼻炎患者的不適。
適量吃些辛辣食物:
如薑、韭菜、胡椒、九層塔、薄荷、芥末等。辛辣食物可改善局部微血管循環,如果孩子不敢吃,可稍微煮過,去除辣味。
平時可多食:
山藥、扁豆、大棗、芝麻、百合、核桃、薏苡仁等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