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蟹可補益精氣、清熱養陰但性寒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2011/09/12

調整字級:



中秋佳節,許多人喜歡大啖秋蟹、鮮蝦搭配脾酒,餐後再來顆當季的柚子,但享用美食之際,胃痛、腹瀉甚至痛風發作的民眾不在少數;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王淑秋表示,蝦蟹味鹹性寒,可補益精氣、清熱養陰、強筋壯骨,順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秋蟹等確實是秋季滋補的佳餚,但提醒民眾,並非人人適合享用螃蟹、鮮蝦大餐。

王淑秋中醫師說,由於螃蟹、蝦類等性味屬寒、蛋白質含量高,平常就容易消化不良、大便較軟、容易疲倦無力、手足冰冷、夜間頻尿等體質虛寒的民眾要謹慎食用,以免加重脾胃寒氣,造成腹痛、腹瀉;且螃蟹會延遲感冒患者的康復、加重胃腸負擔。另外,蟹膏、蟹黃雖可補腎、強壯筋骨,但因膽固醇含量高,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症者最好少吃。痛風患者也應避免。

「凡食柿不可與蟹同,令人腹痛大瀉」;就中醫的角度而言,柿子、螃蟹皆為寒涼之品,同時進食易加重脾胃虛寒導致不適,因此性質寒涼的瓜果類及梨子,包括當季盛產的柚子(性寒)均不適合與螃蟹等共食。此外,搭配的飲品部分,茶飲含鞣酸、啤酒具寒性,也不適合與螃蟹共食,紹興酒或高梁酒與螃蟹一起食用,反而更搭。如果一定要喝啤酒助興,除適量外,可同時飲用溫「薑湯」來中和其性冷。

雖然食用螃蟹等有一些限制,不過王淑秋中醫師表示,若搭配中藥材,大部分民眾還是可以放心享用。例如紫蘇,辛溫散寒,行氣寬中,可解魚蟹毒(類似過敏反應);在螃蟹下面墊一些紫蘇葉或是薑、蒜一同蒸煮,可中和螃蟹的寒性。

若進食螃蟹後有腹痛、腹瀉、嘔吐或皮膚抓癢者等不適,可以紫蘇葉搭配陳皮、藿香、生薑煎煮,早晚服用,便可祛寒、健胃、除腥、解蟹毒,緩解上述症狀。另外,吃蟹沾薑末醋汁除了可以增加蟹肉的美味,生薑辛溫袪寒,可治寒痛濕瀉,同時具有殺菌、去腥和解毒的作用,若搭配熱薑湯共食,可暖胃舒緩腸胃不適;且薑與醋皆可刺激腸胃蠕動,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




 



 

軟殼蟹帶殼一起吃營養價值更高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2011/09/12

調整字級:



入秋之際,螃蟹正肥美,俗云:「七市八蟳」,就是指農曆八月是品嚐螃蟹最佳時機,台南市立醫院營養課課長張麗娟指出,一般螃蟹可食部分約一百克,含蛋白質18克、脂肪只有0.1克、碳水化合物2.8克,還有菸鹼酸、維生素B12、鋅、硒等含量豐富的營養成分;但民眾大啖時,以下幾個事項還是要留意。

張麗娟說,因螃蟹生長環境及食性關係,容易有寄生蟲等不潔物,一般醃製蟹類較不安全,所以提醒民眾食用螃蟹之前一定要洗淨並煮熟;且蟹性寒,食用時以薑、醋調味,不但可去除蟹的寒性,也可去腥殺菌。

另外,體質容易過敏的人,吃蟹容易引起過敏。張麗娟說,螃蟹在民間說法為「毒」,蟹肉中的組胺酸很多,是螃蟹鮮味的主要來源,但也是蟹肉容易變質的原因,因為組胺酸會分解成有毒的組織胺,且組織胺會隨著蟹死亡的時間愈來愈多,所以新鮮螃蟹較不易引起過敏。另外,螃蟹不宜與柿子同時食用,以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含高蛋白的蟹、魚、蝦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塊,即胃糞石,阻塞腸道。

張麗娟也指出,一般認為蝦、蟹、貝殼類的海鮮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被警告遠離這類食物;但事實上,蝦、紅蟳、烏賊等膽固醇量,只集中在頭部、卵黃,吃的時候把頭部、卵黃拿掉,就成為低膽固醇的好食物;不過蟹黃膽固醇高,心血管疾患務必適可而止;蟹類也屬於高普林食物,因此尿酸過高及痛風患者最好少吃。

另外,螃蟹骨骼及蟹殼含有鈣質和甲殼素,還有抗氧化的蝦紅素,所以張麗娟建議,選擇軟殼蟹不需要剝殼,經過烹調後連殼帶肉都可食用,整隻螃蟹的營養都吃得到。



 

引用網站: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