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清熱解毒或活血化瘀藥 控制病情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1/12/29

調整字級:





膽囊炎實證症候,常見熱象明顯。中醫師陳京慶表示,膽囊炎實證患者,中醫治療上,主要可分為熱結臟腑、濕熱積滯,以及肝鬱氣滯型三種類型。治療應配合,潤燥袪熱結;除濕祛熱;以及疏肝理氣調養。

中醫師陳京慶表示,膽囊炎依病人症狀表現不同,常見實證症候,辨證若屬「熱結臟腑型」,表現常見身發熱,排便不順,胸悶腹脹較嚴重,並可能有較嚴重的腹痛表現,口乾舌燥,舌苔黃厚,小便黃赤等症狀,主要治療方劑可用大承氣湯或大柴胡湯。

陳醫師表示,還有,「濕熱積滯型」,患者常見病情持續,產生黃疸,身重疲倦,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大小便不順或者腹瀉,胸悶不適等症狀表現,主要治療方可用茵陳五苓散。以及「肝鬱氣滯型」,症狀表現可見包括脅下疼痛,悶脹不適,症狀常隨情緒起伏和精神狀態變化,另也可能出現失眠、口乾口苦症狀,主要治療方劑可用柴胡疏肝散。

另外,臨床上可再依病人體質狀況作調整,加入清熱解毒或活血化瘀藥物,以達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膽囊炎疏導肝膽之氣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1/12/29

調整字級:




中醫治療膽囊炎,應疏導停滯鬱積的肝膽之氣。中醫師陳京慶表示,中醫在處理膽囊炎的方法是以症狀為取向,膽囊炎症狀中最明顯的右上腹疼痛,在中醫屬於肝膽的範圍,臨床上膽囊炎的患者主要的問題,由輕而重為疼痛、嘔吐、發熱、黃疸這幾項。

中醫師陳京慶表示,中醫認為,因為情緒、精神、壓力因素或者是飲食失調、過度攝取甘甜或油膩食物,導致肝膽的氣無法正常在體內疏導調節,而停滯的氣,除了影響本身功能以外,更會造成體內溼熱的狀況。當濕熱持續,則會讓膽汁濃縮形成結石,不可避免的腸胃也會受到濕熱影響,導致功能異常,因此會併發許多腸胃系統的症狀。

陳醫師表示,中醫在治療膽囊炎上最大的課題,就是去改善疏導停滯鬱積的肝膽之氣,清除體內累積的濕熱;協助引導清除出體外,避免會造成疾病的濕熱之氣堆積在體內。所以維持大小便順暢,是在用藥上不可或缺的一塊,如大黃、芒硝、茵陳、玉米鬚、金錢草等,都是常用藥物。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