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2/05/10

調整字級:





關節軟骨經過嚴重磨損後,往往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任黃頌儼表示,中醫認為,腎主骨,肝主筋,腎氣、肝氣衰弱時,就會影響到人體筋骨,導致筋骨衰弱,加上外邪侵犯筋骨,很容易就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治療上,可從中藥、針灸著手。

黃頌儼主任指出,退化性關節炎跟風、寒、濕、熱等外邪有關,屬於痺證的範疇,痺的意思就是阻礙不通之意,當這些外邪侵犯人體筋骨後就形成痺證,如果是風邪偏盛者,疼痛症狀往往游走不定;如果是寒邪偏盛者,患處疼痛明顯;如果是濕邪偏盛者,患者多半行走不順暢;如果是熱邪偏盛者,患處經常產生紅腫熱痛等症狀,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有時會有兩種以上外邪合而致病。

黃頌儼進一步指出,氣候因素也會影響到病症的發作,常見天氣變化導致患者的關節隱隱不適,譬如當梅雨季來臨之前,因為空氣濕度逐漸升高,濕邪就會侵犯人體關節,導致病情發作或惡化。這種病症好發於上年紀的人身上,其中,人的肝、腎跟退化性關節炎的關係較為密切。

中醫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內服中藥可補養肝腎、強筋壯骨,常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方,能益肝腎、補氣血、袪風濕、止痹痛,可視病情加減用藥。藥方成份包括獨活、寄生、杜仲、肉桂、茯苓、牛膝、細辛、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白芍、當歸、秦艽、熟地黃等中藥材。針灸療法可以止痛,以及改善關節活動度,常取局部穴位進行治療,譬如血海、髖骨、陽陵泉、陰陵泉、足三里、犢鼻、膝眼、太溪、復溜、三陰交等穴位。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應注重生活保健措施,有助於妥善控制病情。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劉育德表示,門診中常碰到患者出現身上關節腫脹、麻木等症狀,這是患處出現血液、淋巴、靜脈迴流障礙所致,建議做好防治的措施,才可改善症狀,甚至避免症狀持續地惡化。

劉醫師指出,建議患者注意五個基本原則。第一,不要讓兩腳關節直接吹到風,尤其是電風扇所產生的風,否則吹久了之後,早上一醒過來將會造成患處腫脹、麻木,以致於行走不利;第二,可以多做一些健身操,例如伸腿拉筋的運動,患者可以先平坐在地上,然後讓膝關節不要彎曲,以便進行伸腿拉筋。

第三,不可隨便進補或服用藥膳食補方,包括使用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藥方,這些藥方都太過滋補,就算是薑母鴨、燒酒雞、羊肉爐等食物也應忌食,否則將會增加關節的負擔,以致於讓原本的症狀變得更加地不舒服。

第四,可吃一些黑木耳、白木耳等富含膠質的食物,但不必過度攝取,適量即可,因為吃太多膠質食物,人的身體也不一定都可以全部消化、吸收;第五,若患處有水腫者,可多吃一些四神湯,四神湯含有茯苓、芡實、山藥、蓮子等成分,有助於健脾利濕,如果湯中含有豬腸也無妨。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