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2/05/10

調整字級:





慢性唇發炎可能因環境、飲食習慣,或內在體質影響而誘發。中醫師羅明宇表示,此症常因環境過於乾燥,以及平常喜歡舔唇咬唇不良習慣,以及維生素B2的攝取量不足都可能誘發。病程也容易遷延反覆發作。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慢性唇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現代醫學認為,唇發炎的起因為風吹、日曬、菸酒刺激、有經常舔唇咬唇不良習慣、揭唇部皮屑等。產生的原因,主要與人體攝取維生素B2的量不足。也有研究報告認為與日光照射及病毒、真菌、細菌、螺旋體感染引起有關,也可能由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精神刺激、營養不良及維生素缺乏等造成。又可能與某些慢性長期持續性刺激因素有關。如寒冷地區或氣候乾燥季節,常吃過燙飲食,外傷後治療不當等有關。病程也容易遷延。

醫師表示,此外,患者面部一般比較乾燥,有時伴有丘疹或脫屑,唇部的表現為程度不一的紅腫、脫屑、色素沉著、糜爛或裂隙等。研究也認為,慢性唇炎在病理上有非特異性炎症表現,黏膜上皮角化不全或過角化,有剝脫性缺損,上皮內細胞排列正常或有水腫,固有層淋巴細胞、漿細胞等浸潤,血管擴張充血。

治療慢性唇炎從清溼熱,改善脾胃著手。羅明宇表示,中醫認為此症多由於脾胃有熱,造成唇易生瘡,而又易被風邪、寒濕之氣影響,形成口唇傷口。患者體質常見陰液耗傷,虛火上炎,或心脾蘊熱,向上影響到口唇。因此,治療應從脾胃著手;配合清利濕熱,宣暢氣機。

羅明宇表示,中醫辨證用藥部分,針對「風火上攻型」者,常見口唇裂,色變深紅,以紅腫發癢為特徵,兼有口乾口苦、便秘諸證。舌苔黃等。可配合袪風、清熱、解毒。中藥可應用如青蒿、生地、當歸、赤芍、荊芥、柴胡、川芎、黃芩,蟬蛻、薄荷、生甘草等。

若屬「血虛風燥型」,患者表現可見口唇破裂、出血、燥癢、脫屑、面色無華、納呆、口渴、便秘、目花頭暈。舌淡、脈細無力。治療宜加強養血潤燥。中藥可用天冬、生地、熟地、麥冬、當歸、黃耆、黃芩,桃仁、瓜蔞仁、五味子、升麻等。

「脾胃濕熱型」者可見口唇破裂、糜爛、口臭、口渴、食慾差、便秘或便溏、小便赤熱。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治療應加強健脾和胃、除濕清熱,可用茯苓、黃柏、金銀花、枳實、山藥、生薏米、生扁豆等加減;口乾渴重者可加用沙參、石斛調理。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