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夏日防腳臭 中藥材調理體質 泡足浴擦爽身粉


2011年 09月20日

許多人有腳臭困擾,中醫師林舜榖表示,中醫認為人體機能失衡會增加汗水分泌,使腳臭情形更嚴重,如脾虛濕盛體質,因水分代謝失常、稍一動就出汗,陰虛陽亢體質則手腳心易無故發熱、流汗,可透過中藥材入膳或製成茶飲,改善易流腳汗的體質;另外透過按摩豐隆穴、復溜穴等,能促進足部代謝和血液循環,還可利用中藥材製泡腳湯和爽身粉,更快告別臭腳丫煩惱。報導╱林明佳、張佩玉 攝影╱施偉平、黃天佑



林舜榖中醫師表示,人體的腳底每平方公分約有500~600個汗腺,是僅次於腋下最易流汗的部位,且一天約有8~10小時穿鞋子,倘若穿的鞋襪較不透氣,使濕氣難排出,足部更易散發異味。針對易流腳汗、腳臭者,可利用中藥材調理體質,輔以中藥足浴、爽身粉等,並少吃燥熱食物如辣椒、大蒜、油炸等,日常也應避免足部悶熱、保持乾爽和清潔,包括穿透氣吸汗性佳的棉襪、運動鞋選有格子網布鞋面、皮鞋選有通氣小孔鞋款、每天洗澡時腳底和趾縫都要洗乾淨並擦乾。




食療法


林舜榖中醫師設計2道食療,可依照體質選擇。由於藥性皆相當平和,老少皆可服用,但感冒發燒時應暫停。



點下放大

茯苓排骨粥利水


適用對象:時常腳浮腫、稍活動就出汗、四肢無力者。
材料:薏苡仁5錢、黃耆、茯苓和浮小麥各4錢、白米1杯,排骨200克。
功效:薏苡仁和茯苓健脾利水、助代謝,黃耆補氣,浮小麥收斂汗水、減少排汗。
做法:排骨切塊汆燙,材料放進電鍋,外鍋加2碗水,內鍋加3碗水煮成粥,2天吃1次。



點下放大

枸杞烏梅茶滋陰


適用對象:手腳心常發熱冒汗,易燥熱、口乾舌燥、急躁者。
材料:枸杞5錢、烏梅和西洋參各2錢。
功效:烏梅味酸、收斂止汗,枸杞滋養腎陰,助降低陰虛、潮熱症狀,西洋參補氣養陰。
做法:藥材洗淨放入鍋中以1000c.c.水煮沸,轉小火煮5分鐘,飯後當飲水喝,每天1次。




這樣做


除了可依體質服中藥材外,林舜榖中醫師建議,也可塗抹爽身粉、泡中藥足浴等,促進腳部循環變好,但倘若足部有明顯傷口、出血、裂開,應暫停使用並就醫。



點下放大

爽身粉止癢袪濕


材料:滑石60克、生甘草、黃連和蒼朮各10克、冰片5克。
功效:滑石、生甘草、黃連清熱,蒼朮消腫,冰片緩搔癢。
做法:材料磨成粉,出門前、洗澡後各用1次,敷腳底、趾縫。



點下放大

泡腳湯消毒清熱


材料:明礬30克,黃柏、苦參根、艾葉20克、蛇床子15克。
功效:明礬、艾葉止癢,黃柏和苦參根清熱,蛇床子治濕癬。
做法:藥材加3000c.c.水煮滾轉小火煮10分鐘,放溫後泡腳。



點下放大

按穴位利水代謝


穴位:可多按壓小腿肚內側上緣、近大腿交界處的「陰陵泉穴」,及膝蓋外側與腳踝連線正中間點的「豐隆穴」、腳踝內側後緣向上2吋約3橫指寬處的「復溜穴」。
功效:陰陵泉穴有助補養脾胃、利水、改善下肢浮腫與腳汗,豐隆穴能祛散腳部的寒濕邪氣,復溜穴可補益腎陰、治療潮熱盜汗。
做法:以指腹按壓至微酸,以上穴位均每次按5分鐘,每天可按1~3次,天天按。



點下放大

醫師說
搔癢惡臭 應就醫


中醫師 林舜榖
腳部若感染黴菌如足癬,也會有惡臭、搔癢,此時應盡快就醫,接受徹底治療,中醫多半採清熱毒和利水濕的藥方治療,如龍膽瀉肝湯、萆瀉分清飲等。


引用文章: 蘋果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