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紀元2011年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一位年已逾古稀的葉老先生因為急性缺血性腸道病變(Ischemic bowel disease)即俗稱的腸中風,導致腸道部分壞死,經手術緊急切除三分之二腸道後保存了性命,但卻從此與腹瀉形影不離。出院後仍一日腹瀉多次,嚴重時甚至多達十幾次。回診時當時主刀的醫師對他說:「腹瀉這個症狀會伴隨你一生」。

於術後近一年的時間裡葉老先生看過了無數的西醫專科醫師,症狀雖有改善,但他依舊經常發生不堪的窘境,就是一有便意時,在往廁所的路上,糞水就會忍不住地流出來,總是令他羞愧不已,進而不敢出遠門。雖然後來可以在包尿布的情況下出門,但葉老先生逐漸變得意氣消沉,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後來葉老先生改尋求中醫協助,經醫師診斷後發現葉老先生除了腹瀉、食慾減退,倦怠乏力外,還有下肢水腫,並且達到掐之凹陷的程度,舌肥大多津、脈沉,證型屬脾濕泄瀉。醫師初診即以胃苓湯為主方加減化裁讓病患服用。第三次回診時即告知解便已較黏稠,已無需再使用尿布。再歷經約兩個月的療程後,葉老先生由當初一日腹瀉多次轉為解便已成型且一日一次、食慾及體力也都有改善。

成大斗六分院中醫部黃健財醫師表示,對於慢性腹瀉的治療,只要在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下,加上持續不間斷地治療,不論腹瀉的原因為何,即便是部分腸道切除(有限度的切除)的病患,都可有相當大的療效,並達到病情穩定的狀態。

黃健財醫師引用文獻說明中醫對於慢性腹瀉的辨證分型及治療方式如下:

【定義】
慢性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或糞便中水分增加,且時間超過兩周以上。

【中醫辨證分型】
一、脾虚濕盛型
症狀:腹瀉遷延反覆,甚則完穀不化,食慾減退,食後胃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排便次數明顯增加,疲倦乏力。
舌脈:舌質胖大甚或有齒痕,脈沉。
治法:健脾利濕。
參考方劑:胃苓湯。
藥膳:山藥粥。
用料:山藥30克,糯米30克。
製作:將山藥切碎、炒熟,糯米水浸一夜後共煮粥,日服1次~2次,空腹服。

二、肝鬱脾虚型
症狀:除腹瀉外,尚有胸脅部脹痛感、噯氣、納差,常因情緒起伏而誘發。
舌脈:舌淡紅,脈弦。
治法:舒肝解郁,益氣健脾。
參考方劑:痛瀉要方。
藥膳:玫瑰陳皮茶。
用料:玫瑰花10克,陳皮15克,红茶5克。
製作:將玫瑰花、陳皮和红茶用沸水冲泡5分鐘,可加少量红糖。

三、脾腎陽虚型
症狀:此證型常在清晨時發作,中醫稱之「五更瀉」,伴有腹痛及腸鳴,一般瀉後疼痛減輕,並伴有四肢不溫等症狀。
舌脈: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温補脾腎。
參考方劑:四神丸。
藥膳:蓮肉核桃粥。
用料:蓮子粉15克~20克,核桃肉20克,粳米60克。
製作:取蓮子粉、核桃肉和粳米同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黏稠為度。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0/26/n3412264.htm慢性腹瀉--中醫療效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