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失眠的方法不單單只有一種。中醫師彭憶雯表示,失眠在傳統中醫稱為不寐、不得臥,輕者眠而不深或不穩,重者往往不能入眠,患者常兼有健忘、心悸、頭暈頭痛、容易發怒、煩躁不安等症狀,可能跟人的心、肝、脾、胃、腎等功能失調有關,治療方法不只一種,可從內服、針灸、耳穴著手。
彭憶雯醫師指出,其實失眠是一種睡眠品質不良或睡的不夠的主觀感覺,但民眾必須注意的是,失眠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所以治療上就必須找出潛在的病因加以治療,才會顯現出效果,而不應只是單純的治療失眠的症狀而已。
用藥上可先分成數種類型,然後對症用藥。陰虛火旺型患者通常心煩不眠、頭暈頭痛、煩躁易怒、口乾津少、腰膝痠軟、手足心熱、盜汗,治宜滋陰降火,潤燥除煩;肝鬱血虛型患者通常不易入睡,且多夢容易清醒,伴隨胸脅脹滿、急躁易怒,治宜養血安神。
心脾兩虛型患者通常思慮比較多、心悸健忘、身體疲倦、經神疲勞、胃口差、多夢容易清醒,治宜補養心脾;心膽氣虛型患者通常多夢容易驚醒、遇事易心慌善驚,治宜益氣鎮驚;痰熱擾心型患者通常不得眠、心裡煩、胸悶、頭重、目眩,治宜清熱化痰。
胃中不和型患者通常脘悶、打飽嗝、腹部脹滿不適,治宜消食導滯、和胃健脾;瘀血內阻型患者通常情緒常煩躁不安,經常伴有頭痛、心悸、精神緊張或多夢等症狀,治宜活血行氣。
除了內服藥物外,彭憶雯醫師強調,針灸療法也可以用來治療失眠患者,通常使用的穴位包括大陵、內關、神門、安眠、足三里、百會、四神聰等穴位,同時還可以搭配耳穴療法,耳穴療法是以王不留行、白芥子等敷貼在耳朵的穴位上,例如敷貼在神門、神經系統皮質下、枕點、心點等穴位。
失眠者常會求助於醫師。中醫師彭憶雯表示,在依靠醫師治療之前,其實失眠的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幫自己入睡。
彭憶雯醫師指出,第一,要養成規律正常的生活習慣;第二,睡前一個鐘頭應減少或避免從事看電視、打電腦、激烈運動等;第三,臥房要保持舒適安靜,譬如適宜的溫濕度、柔和的光線及避免受到噪音所干擾;第四,睡前二至三個鐘頭禁止飲用濃茶、咖啡、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料。
彭醫師進一步指出,第五,避免睡前吃下太多的食物;第六,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長期待在持續而緊張的工作環境中;第七,積極治療引起失眠的原發性疾病,包括咳嗽、氣喘、夜尿等疾病;第八,盡量減少午睡,如果民眾有午睡的習慣,以不超過半個鐘頭為度。第九,維持固定及適度的運動或練功,適合的運動或練功項目包括慢跑、游泳、快走、太極拳、氣功等皆是;第十,睡前半個鐘頭可使用溫熱的水浸泡雙腳,大約十五分鐘即可,讓溫熱的水浸泡雙腳,有助於促進入眠。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