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鄭綿綿/專題報導 2012/06/09

調整字級:





頸動脈硬化治療,可分為藥物以及手術方式。亞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莊毓民表示,血管壁阻塞率若為百分之六十以下,可採取藥物治療,先行控制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症。如果血管壁阻塞率若達百分之六十以上,則建議採取手術放支架方式,幫助血管擴張功能,避免過於狹窄。

莊毓民表示,藥物以及手術時機選擇上,血管壁阻塞率若為百分之六十以下,藥物配合治療,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危險因子,應用降血脂、降血壓等藥物,對於血管壁厚度進行控制,有時也會使用到阿斯匹林、抗血小板藥物,讓症狀緩解、穩定下來。若頸動脈硬化症狀不明顯,沒有立即的症狀,若達血管壁阻塞率若達百分之六十以上,建議應採手術方式。不過,若患者是屬於有明顯症狀,如小中風等現象,血管壁阻塞率若達百分之五十以上,就建議應採取手術。

莊醫師表示,頸動脈硬化手術使用方式部分,包括有過去使用的傳統「頸動脈內壁切除術」,將血栓清除處理,但是這類傳統手術方式,必須採取切開血管,需配合全身麻醉,傷口在頸部,大約五公分左右,手術時間約需要二至三小時,恢復時間也需要較長時間,大約一星期。

而現在臨床上較常使用的治療方式,主要採取「放置支架」的手術法,應用如同心導管原理,在放入支架後,將狹窄血管撐開。手術過程中,只要在腹部開一個小於一公分的小洞,使用局部麻醉,手術時間約只要一小時,也可縮短恢復時間,通常大約術後兩、三天即可出院。

莊醫師也表示,如果患者經過評估後,應採手術方式治療,應避免拖延。門診中就有一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本身有多年高血壓病史,有天突然出現左半邊無力、麻木,研判是右邊頸動脈高度狹窄所造成,有小中風的現象,但一段時間內又恢復。經過臨床上鑑別診對,研判患者屬於頸動脈血管壁阻塞率達百分之六十以上,建議採取手術方式治療。

不過,患者本身加上家屬一開始因為擔心年紀大,不適合動手術,想先採取保守治療。結果患者從第一次發作後,雖然有恢復,但不到三個月後,又發生第二次發作,且屬於症狀較嚴重的中風症,出現無力時間更久,麻木感名顯,恢復也不如第一次快,才警覺到病情嚴重性,而願意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醫師指出,如能及時正確的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通常手術後,原本血管壁阻塞若達百分之六十以上,每年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中風機率,就可降到約百分之六,讓血管承受力可大幅提升,並有效預防中風發作。術後也應注意飲食少油膩、少抽菸,控制病情。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