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2/12/06

調整字級: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反覆、慢性皮膚發炎的疾病。中醫師李明哲表示,此症通常在嬰幼童期就會發病,持續到成人,少數人是成年才發病。中醫認為,急性發作多表示體質濕熱兼有風熱,慢性階段則多因病久傷血,形成「血虛生風」症候。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同時可能患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疾病,和遺傳有關。典型症狀有皮膚騷癢、乾燥、紅斑、丘疹及脫屑的皮膚疹,有時有分泌物或是膿皰的變化,如果長期搔抓破皮,也會造成皮膚慢性增厚,而出現癬苔化現象。

李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中醫認為是正氣不足、濕邪侵入所導致。急性發作皮膚紅癢嚴重,多是濕熱兼有風熱所造成;慢性期則因病久傷血致血虛生風,或腎脾胃虛弱水濕,無法正常運化所導致。

中醫用藥可從解熱證、袪濕、養血方向著手。李明哲表示,此症主要可分為風熱型;濕熱型;脾虛濕勝型,以及血虛風燥型。治療用藥可用涼血驅風;袪溼熱;健脾利濕;以及養血驅風類型用藥調理。

「風熱型」者可見全身搔癢,皮膚顏色紅,常搔抓出血,滲液不多,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數。治療可採涼血驅風為主,用藥常用荊芥、防風、金銀花、連翹、知母、石膏、蟬蛻、苦參、木通、甘草等加減治療。

「濕熱型」者皮膚常見紅斑水瘡,糜爛結痂,奇癢難忍,或是癢痛俱發,痛苦不堪,伴隨小便黃赤,大便乾硬,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常用滑石、甘草、黃連、黃芩、黃柏、梔子、薏苡仁、地膚子、茯苓等加減治療。

「脾虛濕勝型」者皮膚常見水泡跟滲液但是皮疹不甚紅,大便溏,舌淡白,苔薄白,脈軟,治療宜健脾利濕,常用六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生薑、大棗、陳皮、半夏)加白蘚皮、蛇床子、蟬蛻、防風等加減治療。

「血虛風燥型」者皮膚常見乾燥脫屑、色素沉澱或是癬苔樣變化,搔癢時好時發,舌淡白,苔薄白,脈細弱,治療可採養血驅風,常用溫清飲(當歸、熟地黃、黃芩、黃柏、川芎、白芍藥、梔子、黃連)、當歸飲子(由四物湯合荊芥、防風、白蒺藜、何首烏組成)加減治療。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