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朋友身體不好時,往往會讓家長操心。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媚表示,家長總是擔心小朋友體質差、身體不好,所以老是希望幫自己的孩子補一補,然而,不得其法的亂補一通,反而會帶來反效果,因此,家長必須掌握進補的基本原則,同時了解飲食的宜忌。
楊醫師指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小朋友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由於身體尚未成熟,以致稚陰稚陽、易虛易實、臟腑嬌嫩,這時候身體需要充足的營養,同時應避免出現熱症、陽症、消化不良等情形,因此,使用藥膳時應以清熱、健脾、消積為主,並注意飲食宜忌,有些食物可多吃,有些食物宜少吃。
楊淑媚醫師進一步指出,在日常生活當中,小朋友容易出現脾虛體質,可能會有面黃肌瘦、精神疲勞、身體倦怠、四肢無力、胸部肺活量較小、胃口不好、吃不下飯、肚子容易脹氣、腹瀉或大便較軟、肢體容易浮腫等症狀,像這種情況可適當給予補脾類中藥材,譬如山藥、甘草、茯苓、黨參、白朮、蓮子、乾薑、芡實、紅棗、薏苡仁、陳皮、神麴等中藥材皆是。
小朋友的飲食內容應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可多吃雞肉、魚肉、豬肉、排骨、雞蛋、牛奶、豆漿、蘋果、葡萄、芒果、空心菜、紅蘿蔔、花椰菜、菠菜、柳橙、金針菇、包心菜、木瓜、茼蒿、山藥、香菇等食物。
除此之外,飲食方面還有一些禁忌應注意,譬如小朋友應少吃寒涼、冰冷等食物,包括冰品、西瓜、哈密瓜、冬瓜、香瓜、苦瓜、絲瓜、小黃瓜、葡萄柚、柚子、橘子、白蘿蔔、大白菜、水梨、硬柿子、山竹、綠豆等皆是。辛辣類、油炸類、燥熱類、燒烤類食物也應少吃為妙,包括羊肉、龍眼、荔枝、辣椒、老薑、大蒜、榴槤、芫荽、蔥、茴香、肉桂、韭菜、醃漬品等皆是。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