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詩婷】
|
前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員陳旺全醫師表示,台灣因氣候炎熱且潮濕,而大部分的中藥材都怕潮濕、高溫的環境,放久容易變質減低原有的藥效,所以在保存上就必須特別注意,正確存放中藥的方式,應是放置乾燥、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而變質,若有過期、變質或變色的情形應避免服(使)用。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張永勳教授則說,一旦發現藥材發霉,應立即丟棄,可千萬別以為拍掉表面的黴菌後,就可以安心服用,因為發霉的中藥材已經產生黃麴毒素,一旦服用了,很容易傷肝,像日前報導致出,一名女子因為服用已經發霉的中藥材,結果導致猛爆性肝炎,差點連命都沒了,呼籲民眾不可不慎!
以下,舉出常見中藥材的正確保存方法:
(1)中藥飲片:將藥材放置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照射,或者可放置於密封、不透光的真空罐裡,隔絕空氣進入,而有些藥材因含水量和營養成分高,建議放於冰箱內保存,例如枸杞、紅棗、人參、當歸、天門冬…等,一旦若發現中藥材有發霉、變色或是有油味時,則不宜再使用。
(2)濃縮中藥:一般只要在室溫下放置於陰涼乾燥處,並避免日光曝曬即可,若需長期服用,建議可存放於防潮箱或冰箱冷藏,避免吸潮結塊而造成藥物變質。
(3)水煎劑:已經煎煮好的藥湯,若沒有喝完,應存放冰箱冷藏,一般不建議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應超過3天,以免藥液變質影響健康。
很多人吃西藥會覺得對身體有負擔,於是開始改吃中藥,然而,在追求養生的背後,你可曾思考過:「中藥材怎麼來的?到底誰來把關?該如何避免購買到劣質中藥呢?」
張永勳教授說,台灣受限於緯度及氣候緣故,絕大多數的中藥材都來必須仰賴於進口,其中高達約85%~90%都來自中國大陸。
然而,許多研究都曾經揭露,原應用來治病救人的中藥材,卻成了危害人體健康的主要兇手。2013年6月24日,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為了解中國種植的中藥材品質,對中國九座城市的九家連鎖中藥房的65個常見中藥材樣本,發表一篇《藥中藥-中藥材農藥汙染調查報告》,結果發現其中的48個樣本裡發現農藥殘留物,在26個樣本中檢驗出六種禁用農藥,有一些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劇毒農藥,甚至有一種農藥殘留量超過了歐盟現值500倍。
針對消費者擔心的中國大陸中藥材安全性問題,其實行政院衛生署自2004年即提出「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第一期計畫,以建立中藥品質科學化之評估標準,實施中藥材包裝標示、中藥材重金屬、農藥殘留、微生物等檢測規範,執行以來已大大降低中藥材誤用混用之情形;而目前「第二期(2010~2014)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計畫」也持續為中藥用藥安全把關。
此計畫朝中藥材管理三階段之時程加緊實施管控:第一階段為推動中藥材之包裝標示,以確認產品責任歸屬;第二階段為針對重金屬、異常物質及黃麴毒素等,陸續訂定公告各項限量標準,以確保中藥材之使用安全衛生;第三階段則致力完備中藥材之源頭管理機制,對進口產品文書認證及落地追蹤等工作加以落實持續推進。
其中,陳旺全醫師說明,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推動「中藥材包裝標示」,規定324種常見中藥材的包裝必須標示品名、重量、製造日期、保存期限,還有製造商、進口商、販賣商的名稱及地址,以確認產品責任歸屬,一旦消費者發現問題,就可立即追溯源頭;此外,國內的濃縮中藥也都通過GMP(藥品優良製造規範)認證的藥商所生產,所有製造流程都有控管,對於重金屬、生菌素等微生物都有安全規範,民眾可不必過於擔心。
那麼,民眾該如何確保自己不會購買到劣質的中藥材?張永勳教授說明,未來期望能建構進口中藥材,都要附上認證的檢驗報告,目前只要民眾避免在路邊攤購買來路不明的中藥材,儘量找信譽好、有包裝標示的中藥材,有問題才能追溯源頭。
此外,陳旺全醫師說明,目前在台灣買到的中藥材,都有政府及藥廠的把關,要買到劣質中藥的機率較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台灣民眾喜歡至大陸旅遊,喜歡在觀光地區購買便宜的中藥材,呼籲民眾別聽信無從查證的消息來源,像近期因為甄環傳戲劇效果,許多民眾特地到山東買「東阿阿膠」,就很有可能買到劣質的阿膠,呼籲民眾,別在觀光地區或夜市購買中藥材,應找信譽好、合法的藥廠,才能確保您購買的中藥材安全。
至於過期中藥或是發霉中藥材該如何處理?除了立即丟棄,避免食用外,陳旺全醫師則提出不同的處理方式,其實中藥材過期或煎煮後的藥渣,仍然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像陳醫師自己就會物盡其用,將藥材曬乾磨成粉末,當作栽培花草樹木的有機肥料,結果花花草草都長得特別好,民眾不妨也試試。
【選自《健康世界》453期2013年9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