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2/09/05

調整字級:





治療帶狀皰疹,傳統中醫可針藥齊施。中華黃庭醫學會理事長陳朝龍表示,原則上,中醫治這種病症多採取支持性療法,包括止痛、保持皰疹周圍乾淨、禁止弄破水皰、避免併發細菌感染等措施,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可能就需要用到抗病毒藥物。

中醫師陳朝龍指出,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屬肝經濕熱,所以治宜清肝火,利濕熱為主,如果患者出現疼痛劇烈的情形,可以加止痛藥物。臨床表現上,由於病因病機不同,加上病情會產生變化,所以又有不同的表現,治療上應根據辨證的不同進行處理。譬如以火毒為主者,著重清熱瀉火;以濕熱為主者,著重利濕解毒;以瘀滯為主者,著重行氣祛瘀。

陳醫師進一步指出,肝經濕熱型患者通常會出現紅斑、水皰明顯等症狀,一般來說,多發生於肝、膽經脈循行的部位,患處往往灼熱疼痛,患者也常常口苦咽乾,像這種情況治宜瀉肝解毒,利濕止痛,適合使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方。

脾胃濕熱型患者通常會出現水皰數量多、皰壁較鬆弛或易破、患處常糜爛滲液等症狀,一般而言,多半發生於腹部及下肢,疼痛較肝膽濕熱來的輕微,患者常口渴不欲飲,像這種情況治宜健脾利濕,清熱解毒,適合使用胃苓湯加減方。

氣滯血瘀型患者常會出現皰疹基底瘀紅、血皰或皰疹大部分已消退或已結痂脫落等症狀,但患處區域仍疼痛不止,像這種情況治宜行氣祛瘀、疏肝止痛,適合使用活血散瘀湯,也可視病情酌用延胡索、川楝子、鬱金等單味中藥材。

針灸療法可按皮膚損害所在部位循經取穴,常用穴位包括合谷、曲池、內關、三陰交、足三里、陰陵泉、陽陵泉等穴位。陳朝龍強調,中醫療法可縮短病程,同時減輕病人的痛苦,相對較沒有後續併發神經痛的現象,但針對一些嚴重型帶狀皰疹,可考慮結合西醫治療。目前西醫療法主要為鎮痛、抗炎、預防繼發感染等。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