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皮脂腺及汗腺分泌異常,可配合清熱解毒用藥調理。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陳曉鈞表示,這類問題的患者多由於熱毒、濕毒所引起,治療上可配合從「清熱解毒」;以及「袪濕化瘀」原則著手調理。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熱毒」引起的皮脂腺及汗腺分泌異常,多由於肺胃蘊熱上炎,加上又外感外界毒邪,當熱毒相結,則蘊於臉上皮膚。症狀表現為臉上有散在丘疹,以小膿皰為主,周圍常有紅暈,患者會自覺疼痛,嚴重時可能有紅腫,伴有發熱,舌紅苔燥,脈實數等。
治療可配合清熱解毒,藥方可用五味消毒飲,方中含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隨症加減。
陳醫師表示,還有另一類為「濕毒血瘀」所引起,患者多由於本身體質蘊濕,鬱於肌膚,又感染外毒邪,導致濕毒凝聚,阻滯經絡,氣血不和而生成。症狀表現除了丘疹、膿皰外,常以結節囊腫為主,皮膚出油較多。治療應配合袪濕化瘀,可用除濕解毒湯,方中含土茯苓、薏苡仁、萆解、車前子、澤瀉、板藍根、赤芍等,隨症加減。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