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標題:中西食療補營養,生理期間好健康
轉載作者:乾元參藥行 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http://www.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3934





文/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張靜芬


月經是成年女子的正常生理現象,但是月經來潮期帶給很多女人的不便和疼痛感,卻有讓人下輩子不想再當女人的想法。因為雌激素的影響,身體和情緒也隨之起伏,從經前症候群的發生,月經來前的十天到一週,有焦慮、緊張、發怒、情緒不穩,或體重增加、脹氣、水腫等現象,一直到到月經來潮時的痛經。除了使用止痛藥之外,一般人還會採用食療的方法來緩解症狀。傳統中醫建議以「經水之行」的食品來調理,而西醫則建議以補充維他命和必須脂肪酸改善生理期間的各種不適,兩者之間雖有差異卻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改善經前症候群的營養素
根據一些營養調查,發現易有經前症候群的人,平時的飲食中熱量攝取雖足夠,但維生素B群卻偏向不足,飲食中也偏多攝取精製的醣類(比一般多62%)、多甜食(275%)、多鹽(78%)、少鐵(53%)、少錳(77%)、少鋅(52%)。另一方面,美國婦產學雜誌也曾針對有經前症候群的七百二十名十八至四十八歲美國女性所做的臨床研究,一組施與一千兩百毫克的鈣片,另一組則不補充鈣片;三個月後發現,服用鈣片一組女性的經前症候群症狀下降了48%左右,而未服鈣片組則未有明顯改善。


因此,針對營養素的生理作用及以上的發現,補充適當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相信是有助於改善經前症候群。



緩解經痛的中西食療
經痛的原因是子宮內膜的剝落出血,使體內的前列腺素大量分泌,引起發炎、子宮劇烈收縮而疼痛。一般疼痛的過程大約二至三天,是一陣陣的痙攣收縮痛,而且大都是從初經開始起的三年內常有,懷孕生產之後這樣的痛經就會自然減少。但若是因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腺體肌瘤等疾病所引起的經痛,便是持續性的悶悶脹痛,而且經痛常超過三天,這樣的問題就醫處理是必要的。


止痛藥(aspirin、ibuprofen)的作用就是抗前列腺素,抑制發炎。而食物方面若補充含有次亞麻油酸(魚油、亞麻仁子油或月見草油)因有平衡前列腺素的作用,也可達到緩和疼痛的效果。此外,消除漲氣,促進腸胃蠕動的蔬果纖維、調理腸胃提供乳酸腸益菌的優酪乳、表飛鳴,以及有助於通經止痛的中西藥草,也有助於緩解經痛。



貧血與補血
經期過長者容易貧血,每次月經平均失血量大約30~50西西,失去15~30毫克鐵質,所以經期過長者,易患貧血,應適當補充造血之營養素,預防貧血。



經期貼心叮嚀



  1. 注意飲食及營養均衡,避免冰冷飲品。

  2. 保持溫暖,特別是足部和腹部。

  3. 適度運動可促進血中腦內啡(endorphins)的增加,減少經期疼痛發生。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uho.com.tw/cc.asp 之規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乾元參藥行 的頭像
    乾元參藥行

    百年老店-乾元參藥行的部落格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