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健康之鑰》肺、胃、腸最易受秋季節氣特性影響
肺、胃,腸最容易受到秋季節氣特性的影響。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陳朝宗指出,在秋季,除了肺、氣管,咽喉不適之外,不少胃潰瘍患者因胃黏膜變性且分泌減少,胃壁受保護程度大減,病情復發;腸也多有不適。
陳朝宗提醒,胃潰瘍問題外,中醫觀點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首先受燥的影響,腸也容易跟著受影響,發生排便燥結的症狀。
秋季常見復發的胃潰瘍,除感染外,還包括分泌多量胃酸、情緒不穩定,長期緊張焦慮,飲食習慣不良,三餐不正常、老化,糖尿病,重大壓力引發的黏膜抵抗力減弱。遺傳也可能是重要因素。
另長期服用藥物如阿斯匹靈、類固醇等等止痛劑及吸菸,飲酒等也容易引起慢性胃炎。醫師提醒,若空腹痛,可能是十二指腸潰瘍;飽食後痛則多為胃潰瘍,最好詳細檢查並排除消化系統癌症等重症,以利鑑別診斷。
部分患者屬於慢性,長期消化系統不適,經檢查發現胃炎,但沒急性發作,這類患者若喜飲溫水、畏寒,脈、舌診認為體質虛,則可給予溫性方劑。但具體藥方仍需由醫師根據患者狀況調整。
《健康之鑰》秋需收津液耗損勿太過 靜態鍛練宜養陰
中醫認為運動最好能配合四季的特性。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主任中醫師陳朝宗指出,秋屬「收」的階段,所謂秋冬養陰,津液耗損不宜太過,突然大量出汗的運動可能影響正常生理機能,不妨考慮靜功鍛鍊,更為適合。
陳朝宗提醒,靜功包含默念呼氣練功法、內氣功,意守功等,秋季時除了多練靜功外,大量流汗、燒烤吃太多,都會損陰,人體津液屬陰。一年四季都有其特性,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養生順應自然四時。
醫師表示,太極拳、靜功、氣功這方面的活動很適合在秋季需要養陰的民眾,這些運動可讓他們整體上更「心平氣和」,對健康有些許幫助,不過也不限於氣功,民眾進行稍激烈的運動雖無絕對必然禁忌,但如果素有疾患,運動方式仍要與主治醫師討論為佳。
中醫等傳統醫學提倡老年人多考慮溫和活動,畢竟負荷較大的激烈運動較可能造成運動傷害。簡練與精緻的運動,在現今凡事講求效率的時代中也相當合適,且動作淺顯易懂。現代人由於工作忙碌,除非特別有興趣研究功法,否則大都難以接受過於複雜的動作。
引用網站: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