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醫怎樣問寒熱





華夏經緯網   2011-12-29 15:14:57   
 


















  寒熱,指惡寒和發熱,是疾病中較為常見的症狀。詢問寒熱,首先要問病人是否有惡寒發熱的症狀。如有寒熱,就應進一步問清惡寒與發熱是同時出現,還是單獨出現,以及寒熱的輕重、出現的時間、寒熱的特點、兼症等,這對診斷疾病的寒、熱、虛、實以及在表、在裏有重要的意義。


  臨床常見的寒熱表現有惡寒發熱、但熱不寒、但寒不熱、寒熱往來四種。


  惡寒發熱


  疾病初起,惡寒與發熱同時出現,多為外感表證,是外邪侵襲肌表,衛陽與邪氣相搏的表現。由於感受外邪有風熱、風寒的不同,所以又有發熱重惡寒輕與惡寒重發熱輕的不同。發熱重惡寒輕,是為外感風熱。因風熱為陽邪,陽邪致病則陽盛,陽盛則熱,所以發熱重,風熱襲表,使腠理開泄,所以微惡寒。並常兼有口微渴、微汗出、脈浮數等。惡寒重發熱輕,為外感風寒。因寒為陰邪,寒邪襲表傷陽,所以,惡寒較重,寒性凝滯,寒邪襲表可使衛陽被鬱,所以發熱。並常兼有頭痛、身痛、無汗、脈浮緊等。


  外感表證的寒熱輕重,不僅與病邪性質有關,而且也和邪正盛衰有密切關係。如邪正都盛的,惡寒發熱都較重;邪輕正衰的,惡寒發熱都較輕;邪盛正衰的,則惡寒較重,發熱較輕。


  但熱不寒


  病人發熱,不感到惡寒反而惡熱的,叫做“但熱不寒”。但熱不寒,多見於外感熱病、邪氣入裏、邪正俱盛的裏實熱證,並多兼有汗出、煩渴、尿赤、便秘等症。臨床常見的但熱不寒有壯熱、潮熱、長期低熱等幾種。


  但寒不熱


  病人只有身上怕冷的感覺而不發熱的,叫做“但寒不熱”。但寒不熱,多見於陽氣虛衰、陰寒偏盛、溫煦功能減退的裏虛寒證,並多兼有面色蒼白、倦臥、小便清長、大便稀薄等症。


  寒熱往來


  惡寒後發熱,發熱後又惡寒,惡寒與發熱有規律地反復交替出現,叫做“寒熱往來”。寒熱往來,多見於半表半裏證。因邪氣既不太盛,正氣又不太強,故邪氣既不能驟然入裏,正氣也不能馬上祛邪出表,邪正相爭在半表半裏,而處於相持階段,常兼有口苦、咽幹、目眩等症。(中國中醫藥報)



 


責任編輯:袁丹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