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2/02/23

調整字級:





糖尿病患三消症候應配合注意治腎。中醫師謝獻德在一場講座中表示,治腎可配合滋水清熱法;補精固下法;以及溫陽等方式進行調理方向。

中醫師謝獻德表示,中醫古籍中提到,「消渴之證,雖分上中下,而腎虛以致渴則無不同。故治消渴之法以治腎為主,不必間其上中下三消也。」因此,三消的症候都需注意,並且以治腎為主要方向。

謝醫師表示,糖尿病症候治腎之法,通常針對陰虛火旺者,宜採取滋水清熱方式。病久陰精虧耗較嚴重者,宜兼顧補精固下為原則。還有,陰虛及陽,通常氣也易持續耗損,氣不攝精者,應配合兼用壯水益氣方式調理。

部分患者屬於本身素體元陽不足,或年老病深,命門火衰,氣不化液者,應配合兼溫陽下焦,以幫助升攝水氣;虛火浮游者宜配合調節降虛火。

糖尿病患「燥熱傷肺」證,應配合清熱調理。中醫師謝獻德表示,燥熱傷肺症候常見患者煩渴多飲、囗舌乾燥,舌紅等現象,可配合清熱潤燥、生津止渴中藥進行調理。

燥熱傷肺症候,常見於上消階段,出現煩渴多飲、囗舌乾燥;伴隨肺燥津傷現象。由於燥熱在上,肺失治節,水不化氣,直衝而下,因此可見尿頻量多。

肺燥內熱現象;出現舌邊赤紅、苔薄黃、脈洪數。通常舌紅表示有心火;苔薄黃者,表示體內有積濕之象。脈洪數者也是熱象明顯。

醫師指出,臨床治療法應配合清熱潤燥、生津止渴。常應用中藥包括如有:天花粉、黃連、生地、麥冬、葛根等。其中,天花粉有改善肺熱傷津作用;黃連可清熱瀉火;生地有一定的降低血糖作用;麥冬有促進胰島細胞功能恢復、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也有明顯解熱作用。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乾元參藥行 的頭像
    乾元參藥行

    百年老店-乾元參藥行的部落格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