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2/03/14

調整字級:





小兒口瘡常見痊癒時間較長。中醫師顧明津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根據臨床經驗,小兒口瘡難痊癒,與小兒口腔黏膜較為脆弱有關;也與體內臟腑不調有關;又可分為「實證」與「虛證」。

中醫師顧明津表示,中醫認為,小兒口瘡發病成因與脾濕、胃燥、心火、肝風病機有關。實證多屬心脾火炎,治療應配合清熱涼血方向調理。針對實證症候,若屬於「風熱乘脾」證,治法應配合疏風清熱解毒,藥方可用涼膈散加減。

常用藥包括以黃芩、銀花、連翹、槴子清熱解毒。大黃通腑瀉火,竹葉清心,薄荷可散鬱火,解表熱,甘草可和中解毒。如發熱惡風、咽喉紅,可加牛蒡子、牛膝、桔梗。咳嗽加杏仁、奉葉、前胡。如排便不實,可去大黃改加生石膏、玄參、赤茯苓。

此外,顧醫師表示,若屬「心火上炎」證,應配合清心瀉火調理,藥方可用瀉心導赤湯加減。常用藥包括以黃連瀉心火,生地可涼心血,木通導熱下行,而甘草可調和各藥。如心煩不安可加連翹、朱燈心;口乾想要喝東西可加生石膏、蘆根、天花粉,幫助清熱生津;小便短黃可加車前子、茯苓、滑石利尿泄熱。

小兒口瘡「虛證」常見體質虛火明顯。顧明津醫師表示,虛證應配合滋陰降火,改善陰虛火炎的現象,常用如地黃丸系列的滋陰藥進行加減。

小兒口瘡虛證「虛火上炎」,治療原則應配合滋陰降火,代表藥方可用知柏地黃湯加減。常用藥包括可用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知母、黃柏清熱降火,搭配牛膝引火下行。

若出現久瀉後脾腎大虛,沒有火上浮現象,而見到口舌生瘡,神態疲憊面色白,排便溏薄,舌淡苔白者,可改用理中湯加肉桂,以幫助加強溫脾補腎。

顧醫師表示,有時口腔黏膜潰瘍會同時有實火內鬱,加上陰液不足;屬於「虛實互兼」的狀況,藥方可應用以增液湯為主,加石斛、石膏、生大黃、燈心草、竹茹、當歸。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