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胃不舒服的經驗,脹氣、反胃、絞痛、胃酸過多‥…,雖不至於要命,卻讓人難以生活、工作、好好睡覺。
針對一般人最常見的胃部不適和胃疾,專家們整理出幾點建議,提供簡易自我緩解對策與治療方式。
脹氣
胃脹氣,指氣體積聚在胃部引起不適。常是因狼吞虎嚥、吃太油膩或容易產氣食物、喝碳酸飲料、嚼口香糖、情緒壓力、邊說話邊吃飯、抽菸造成,壓力會惡化吞空氣的神經質動作。有些則是和乳糖不耐症或大腸激躁症相關,可能偶爾或經常發生,甚至一天發作好幾次。
自我緩解&治療
1.暫時避開產氣食物,例如豆類、洋蔥、花椰菜、麥片、鬆餅等。
2.少吃高脂肪、油炸食物,因會延遲胃排空。避免嚼食口香糖。
3.細嚼慢嚥慢慢吃,少喝會釋放二氧化碳的汽水、可樂和啤酒。
4.紓壓。用餐後散步走一走,有助於胃蠕動,把食物輸送到小腸。
5.吃飽後不要馬上躺下。
6.含二甲基矽油(simethicone)的藥物,如Gascon有助於消除脹氣。
7.對於嬰幼兒脹氣,有些父母在孩子肚臍周圍的肚皮塗抹含茴香、薰衣草、茶樹、薄荷成分的脹氣膏,對預防或改善脹氣有效。
胃脹氣通常會自己好。假如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症狀仍無法改善,建議就醫。
反胃嘔吐
噁心和嘔吐是常見的身體小麻煩。噁心是指有反胃、想吐的感覺,原因很多:細菌或病毒性腸胃炎、暈車暈機、暴食和接觸濃烈氣味、頭痛、膽結石、懷孕、放射線療法、麻醉、恐懼和焦慮等都有可能。
噁心常會想吐,但不見得一定會發生。嘔吐是胃內容物經由口腔強力被排出。嘔吐會提高脫水的風險。腸胃炎引起的噁心嘔吐,常合併有腹瀉、腹部痙孿、胃脹和發燒。
自我緩解&治療
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噁心和嘔吐,可能持續數小時到兩、三天。
1.禁食和停止飲水數小時,讓胃休息。
2.嘗試含冰塊或小口吸啜淡茶、清湯、稀釋過的運動飲料,少量多次補充,預防脫水。
3.開始嘗試低纖維食物,如蘇打餅乾、果凍、白饅頭、蒸蛋、米飯等。如果又嘔吐,需再次禁食。
4.嘔吐後幾天之內,避免奶製品、咖啡因、酒類、太油膩或重口味的食物。
如果出現24小時內喝任何東西就吐、嘔吐持續兩、三天、吐血或嘔吐物呈咖啡色,以及有極度口渴、口乾、尿量少或無尿、虛弱眩暈等脫水症狀,建議就醫。因為有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警訊,如腦震盪、膽囊疾病、潰瘍、腸管堵塞或腦膜炎。
胃痛
偶爾發生在上腹部(心窩以下、肚臍上方)的疼痛,可能只是吃大餐、或吃進太多油膩、辛辣、產氣食物的緣故,通常會在幾個小時內消失。如果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引發的疼痛,則可能持續一兩天。
自我緩解&治療
1.暫時禁食,直到疼痛舒緩或消失。如果已經知道是胃潰瘍引起的餓痛,吃些東西可以止痛。
2.胃痛可服用市售胃藥暫時解決,但治標不治本。
如果疼痛持續惡化,或伴隨高燒、嘔吐、出血、解黑便等應盡快就醫。
急慢性胃炎
胃黏膜發炎是最常見的胃病之一。
急性胃炎:
導因於酒精、壓力、辛辣食物刺激、藥物、等細菌感染等。其症狀常見上腹部(肚臍以上、心窩下方)疼痛、噁心、胃燒灼感,若病因是食物中毒,則常合併嘔吐、腹瀉現象。
自我緩解&治療
1.暫時禁食,僅喝少量的水止口渴,讓胃休息。症狀趨緩後,採少量多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2.若是因藥物副作用造成急性胃炎,和醫師討論調整劑量、併用保護胃黏膜藥物或改藥。
慢性胃炎:
原因和幽門螺旋桿菌、老化引起胃黏膜萎縮、菸酒、長期服藥有關。
其症狀為上腹部不適、疼痛等。
自我緩解&治療
1.避免咖啡、香辣調味料、酒精、碳酸飲料。
2.戒菸,因香菸使胃黏膜血液供應減少。
3.制酸劑、胃黏膜保護劑、促進胃蠕動的藥物。(張曉卉)
(文章摘錄自健康雜誌159期,請參閱http://ad.cw.com.tw/ec/overseas/)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胃不舒服 緩解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