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 2012-07-27 15:08:18 |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中醫認為,本品味甘苦性寒,入肝、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功效,可以治療乳癰、小兒腮腺炎等很多病。 1.乳癰 蒲公英、夏枯草各30克,水煎,分3次服。若再用上方鮮品搗敷患處,則效果更佳。 2.疔癤、無名腫毒 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各30克,野菊花、紫背天葵各15克,生甘草9克,水煎,分3~4次服。連服5~10天。 3.臁瘡 蒲公英30克,明礬末少許,共搗,以溫開水調敷患處,每日1換,以愈為度。 4.瘰疬 鮮蒲公英、鮮夏枯草各等分,搗爛如泥,調適量浙貝粉,敷患處。每日1換,愈則停用。 5.腸癰 鮮蒲公英90克,敗醬草30克,赤芍18克,水煎,分3次服。 6.肺癰 鮮蒲公英、魚腥草、金銀花、薏苡仁各30克,水煎,分4次服。宜連服1周。 7.眼疾腫痛 蒲公英、白菊花各30克,車前子12克,水煎,分3次服,2~3劑即見顯效。 8.小兒腮腺炎 蒲公英、綠豆、白菜各30克,金銀花15克,水煎,分3次服。 9.熱淋 蒲公英、馬鞭草、車前草各30克,水煎,分3次服,以愈為度。 10.蜈蚣咬傷 用鮮桑葉、蒲公英適量搗爛外敷,幹品則用酒、醋混合調敷。(家庭醫生報)
責任編輯:袁丹華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