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71號 電話:(02)25584291 25591041 傳真:(02)25596123 營業時間: 星期一~星期五 9:00~20:00 星期六9:00~19:00

鈣質,人體中99%的鈣都在骨骼系統中,形成強硬骨質。若鈣質攝取不足,骨質不夠強健,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隨之增加。研究顯示,終身鈣攝取量不足與低骨密度及骨折的高發生率有很大的相關性。

維生素D,維生素D主要靠日曬取得,幫助人體吸收鈣質。維生素D會促進骨骼對血液中鈣質再吸收,幫助骨骼鈣化,強化骨骼。

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食物與營養委員會建議每日鈣攝取量:成人為1000毫克,50歲以上為1000-1200毫克。但因文化與飲食習慣的不同,我國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鈣攝取量:成人以上為1000毫克。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講座教授謝明哲表示,建議攝取量雖不同,但皆點出年長者需要更多的鈣質來幫助骨骼保持強健。

維生素D是鈣質吸收的關鍵營養素,鋅與鎂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鋅負責輔助維生素D對鈣質的吸收作用,足夠的鋅有利鈣質的吸收與利用。而鎂有助於強化骨骼組織,有效率的吸收鈣質。

自然飲食為攝取鈣質最佳來源,鈣質的攝取主要來源為高鈣食品及鈣補充劑,其中市面上鈣補充劑品牌眾多,含鈣量與吸收率都不同,容易造成攝取過量導致便秘的問題。鈣質攝取以自然飲食吸收效果最好。

奶類為最佳的鈣質來源,奶類來源可分為鮮奶及奶粉,營養素成分雖類似,但有些奶粉可以針對增加人體鈣的吸收度以及年齡特殊需求添加額外營養素,提升整體營養價值。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採訪撰文/湯佳珮 ;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 吳依誠;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 梳化/陳瑄娸 ; model/韓雅如】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寶寶雜誌 第 275 期
作者: 文/嫚萲;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王郁菁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血脂肪指的就是血清裡面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其中,膽固醇又可分為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兩類。

高密度脂蛋白就是專家所說的「好」的膽固醇,在血管裡面扮演清道夫角色,可以把多餘膽固醇送回人體肝臟加以排除掉,而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專家所說的「壞」的膽固醇,含有大量膽固醇,不但體積小,而且容易滲入血管壁,進而形成動脈粥狀硬化,危害人體健康甚鉅。

如果血液中脂肪含量過高的話,就會變成高血脂,高血脂通常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濃度不正常增加的情形,同時也是心臟疾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的致病因子,為避免受到高血脂影響而致病,民眾就必須要加以預防。

專家看法

護理師李詩敏表示,當血脂異常的時候,民眾可以優先選擇非藥物療法,建議可以從控制體重、促進心肺適能的運動、戒掉抽菸或喝酒的習慣、從改變飲食習慣著手、定期到醫療院所接受抽血檢查等五大方向來維持標準的血脂肪。

改善血脂肪的五大方向

1.控制體重:由於身體質量指數(BMI)與身體脂肪有很大的關連性,BMI的數值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記得計算身高的單位是公尺而不是公分,BMI的正常範圍是從十八點五到二十四之間。

2.促進心肺適能的運動:民眾可以從事游泳、快走等能夠促進心肺適能的運動,經過運動之後,不但可望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濃度,還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因此,規律的從事促進心肺適能的運動是預防高血脂的重要方法。

3.戒掉抽菸或喝酒的習慣:不管是抽菸或吸別人吐出來的二手菸,都可能會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所以戒菸之後,將可望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至於喝酒則可能會提高三酸甘油脂的數值,因此民眾應少碰酒精比較好。

4.從改變飲食習慣著手:調整飲食習慣有助於維持標準的血脂肪,建議民眾應控制油脂攝取量,炒菜時適合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食用油,以及少吃油炸物、油煎物、油酥物、豬皮、雞皮、魚皮、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等皆是。

5.定期到醫療院所接受抽血檢查:由於高血脂往往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建議高危險群或四十歲以上的民眾,每年可以透過健康檢查來早期發現血脂異常的情形,幫助自己把關好身體健康,如果已經是高血脂患者的話,則最好每三至六個月定期抽血檢查。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核承氣湯」對於情緒調養也有幫助。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黃煌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若患者「狂躁不安」;精神不安定、煩躁者,也可配合此方調理。臨床往往表現為煩躁、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狂亂、頭痛、頭昏、神志不清,記憶力下降、失眠等。

黃教授表示,此方服用上,宜空腹服藥。由於本方證病徵在「下焦」所引起,藉由「先食溫服」,有助使藥力直達病所,迅速發揮逐瘀下行之力。臨床使用時多囑咐患者在飯前一小時空腹服藥。此方適用疾病,像是情緒上的精神興奮如狂;如躁狂症、癲癇等。還有,劇烈頭痛,病如外傷性頭痛、開顱手術後、腦挫傷、腦震盪後遺症、蛛網膜下腔出血、頑固性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等。

也可依照患者體質,臨床應用此方隨症加減。

另外,黃煌表示,「桃核承氣湯」與「桂枝茯苓丸」都是屬於「活血化瘀方」,兩方證的鑒別上,桂枝茯苓丸少了大黃、芒硝,因此適合於疾病呈慢性化者適用,而桃核承氣湯則多用於急症重證。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調節體溫與代謝廢物時都會正常排汗,屬於一種生理現象。不過,中醫醫廖偉吟表示,有些人並不是受外在環境與內在情緒所影響,而是始終都處於汗出涔涔的狀態,像這種出汗或汗出量大的人很可能患有多汗症,傳統中醫又分自汗與盜汗。

廖醫師指出,白天醒著時汗出得厲害稱為自汗,晚上睡覺時汗冒得厲害但醒則汗止稱為盜汗。通常患者的手掌、足底的汗腺分布比身體其他部位密集,因此多汗的症狀往往出現在手掌或足底,以致於病情嚴重者往往手腳總是濕漉漉。

廖偉吟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醫認為,白天自汗屬陽虛,出汗的過程都要靠大腦中樞、心臟血管、交感神經,若汗出太多則消耗心臟的力量,以致於造成「陽虛自汗」,像這種情況可使用強心的藥物,屬熱證可用生脈飲,屬寒證可用四逆湯。此外,還可使用玉屏風散等中藥方來加強衛表的防禦力,方中含有黃耆,可以溫分肉、實腠理,以便讓肌表腠理緻密,如此就可防止汗出過多。

傳統中醫認為,夜間盜汗屬陰虛,可分為心虛不固、心火傷陰,若是心虛不固者則用生脈飲,可酌加使用潛陽、收澀、安神的中藥材;若是心火傷陰者,需用到偏涼的中藥材,譬如當歸六黃湯,方中含有熟地黃、黃耆、當歸、生地黃、黃芩、黃連、與黃柏,可以治陰虛有火、盜汗發熱。

另外,多汗症也可用針灸輔以治療,包括三陰交、中脘、曲池、合谷、脾俞、胃俞、足三里、陰陵泉等穴位,有助於提升療效。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塞病常有口腔、眼睛、生殖器等部位發生潰瘍或病變的情形。不過,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林曾翠霞醫師表示,這種病症相對較複雜,甚至還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除了口腔、眼睛、生殖器等三個主要患處之外,人的皮膚、神經系統、關節、消化道、心血管、肺部等也可能會跟著出狀況,民眾必須加以防範。

林曾翠霞醫師指出,白塞病大多數慢性起病,全身症狀較輕微,常見發熱、身體乏力、胃口變差、頭痛、關節痛等,局部以損傷為主。在皮膚病變上,患者的皮損多樣性,包括結節紅斑、假性毛囊炎、痤瘡樣毛囊炎、非特異性皮膚過敏等皆是。

林曾翠霞醫師進一步指出,在神經系統損害上,通常男性多於女性,多半會在病後數年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受損較周圍神經系統來的多,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意識障礙、精神異常、腦膜刺激症、癲癇、下肢肌無力、麻木、感覺障礙等症狀。

在關節方面常有關節炎,人體大小關節都可能受累,常為非對稱性的單個或少數關節疼痛,其中,患處以膝關節最常見。在消化道損害方面,消化道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現受損的情形,為多發性潰瘍,可能會有廔管形成,甚至穿孔。臨床上,患者常有右下腹疼痛、噁心、嘔吐、腹脹、消化道出血、急腹症等症狀。

心血管阻塞發病後可能累及各種動脈和靜脈,一般來說,靜脈受累較動脈多見,當大血管受到牽累時,很可能發生動靜脈阻塞、動脈瘤、靜脈曲張等症狀;肺部損害方面,通常肺部的臨床表現較少見,主要症狀為咯血,一般以男性為主。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癇證常會突然發作,往往令人措手不及。中醫師林經偉表示,如果癇證病情來的又急又快,患者又來不及服用藥物的時候,這時可以一邊急救、一邊使用穴位按摩來改善症狀,同時減緩癇證的強度,有助於降低對大腦所產生的傷害。患者仍需盡快接受治療,以便減少疾病所造成的傷害。

林醫師指出,站在傳統中醫的角度,中醫認為,患者「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大多數跟腦部外傷、七情失調、飲食沒節制、先天因素、太過於勞累等因素有關,以致於造成五臟六腑功能失調、痰濁阻滯、氣機逆亂而致風邪內動,最後就誘發這種病症,患者宜妥善接受治療,而穴位按摩有輔助改善症狀的好處。

林醫師進一步指出,當癇證急性發作時,主要有百會、後溪、湧泉等三個常用穴位,其中,百會穴位在頭頂正中央的地方,屬於督脈的穴位,具有息風醒腦的好處;後溪穴位於小指外側,比較靠近小指根部,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為改善癇證的要穴。

湧泉穴位於腳底,在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屬於足少陰腎經的井穴,具有滋水潛陽的好處。當癇證進入緩解期的時候,可以選取豐隆穴來豁其痰濁兼疏通腦竅。值得民眾注意的是,穴位按摩僅僅止於協助控制病情而已,並不是著重於治療癇證的發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相關慢性腎炎徵兆應注意。中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醫師王玟玲表示,若出現蛋白尿或血尿持續一年以上時,可能已經罹患慢性腎炎。中醫認為,此症發病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病程時間長,症狀複雜,容易反覆發作。

中醫師王玟玲表示,慢性腎炎可經由細菌或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腫瘤、遺傳、過度勞累、腎毒性藥物等原因,導致腎絲球受損發炎,並且經過數年後漸漸發生腎功能衰竭的疾病。臨床上慢性腎炎可因急性腎炎沒有治癒,慢性發展而成。或未曾罹患過急性腎炎,卻持續出現蛋白尿或血尿症狀者。臨床表現有的患者無明顯症狀,有的則見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嚴重者可見疲倦、頭暈、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貧血等症狀。

王醫師表示,慢性腎炎屬於中醫的水腫、腰痛、虛勞、血尿等範疇。病程中會因為感受外邪、飲食不節、勞逸過度、藥物等因素導致病情惡化。發病是由於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導致三焦樞機不利,三焦氣化功能失常,造成水液代謝異常,津液及精微物質外泄而產生水腫、蛋白尿等。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女性飽受經痛折磨,有些女性一出現經痛困擾就猛吃巧克力,希望緩解經痛,象漾女孩成員廷廷就曾因為經痛困擾想靠吃甜食緩解,沒想到不但無助改善經痛,甚至還因此胖了二公斤。中醫師指出,女性經痛時,可考慮服用行氣活血、活血化瘀中藥,以及按摩穴位,幫助舒緩經痛。

坊間流傳吃甜食可以減輕經痛的說法,其實並無科學根據,進食高糖類的甜食,短期間會讓血糖急速上升,的確有穩定情緒的安慰作用,但攝取過量的甜食,血糖一旦下降,反而會造成更大落差,情緒容易不穩定。故生理期刻意吃甜食,不但無法改善經期不適,反而可能因為血糖不穩定,加重不舒服的感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部高嘉鴻醫師指出,女性會出現經痛,通常體質較為偏寒,偏寒體質可服用行氣活血、活血化瘀的中藥確實可以改善,如當歸、川芎、白芍及熟地黃的「四物」可活血補血,適合體質偏寒者服用,可讓氣血更順暢,另外,像是桃仁具活血化瘀的功能;若經痛情況嚴重者,則可再添加延胡索、香附等藥物行氣活血止痛來改善經痛,使氣血更順暢。

高嘉鴻醫師建議,為改善生理期不適的現象,女性在生理期間應忌食寒涼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最好別吃冰的食物、飲料、涼拌生菜與瓜類等涼性食物,以免腹腔收縮導致疼痛加劇,可多吃低鹽清淡的食物;另外,也可熱敷及按摩三陰交、血海及合谷、公孫、陰陵泉、氣海、關元等穴來改善經痛,或是做簡易的經痛按摩伸展操。

中醫師林郁晴也強調,經痛時可做拍按撫揉或是伸展腰臀的動作,若是有劇烈疼痛時,則不宜做動作較大或是跳躍的動作;女性面對煩人的經痛問題,平常就應具備良好的養生保健觀念,維持正常生活作習,改善飲食習慣,並搭配適當的運動,相信假以使日對改善經痛有明顯助益,不再讓經痛影響心情、生活。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