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體三通-第一通:水路通
口到肛門通暢無阻



  「血液循環系統」遊走於全身上下,負責輸送養分,就像油路為汽車帶來供運轉的燃料,稱為「油路」。「脊椎神經系統」與大小器官、組織均有聯繫,負責掌管運動與感覺,發出訊號,如同傳導電流的「電路」。「消化代謝系統」,等同於身體的環保單位,對身體有益者,系統便予以吸收、利用,對身體無用的則打包後排出,角色好比屋內有進有出的「水路」。

  人體的消化道是從「口腔到肛門」,其間大小環節都必須暢通,不可有阻塞災現象,才是「真健康」。


★吃得進去卻排不出來?

  食慾正常、胃口正常、三餐正常,但吃了這麼多,卻沒有排出對應的份量,這可不正常。那些吃下肚的食物,在攝氏37度上下的體溫中,囤積數天後會變成什麼模樣?

  排泄功能失常,原因多為「腸道環境遭受破壞」,而腸道環境之所以遭到破壞,則與「錯誤的飲食習慣」有關,例如偏好特定食物、吃下過多人工添加物等。不均衡的飲食攝取與毒素囤積,導致腸道環境失去平衡,埋下致病根源。失去平衡的直接表現,就是「慣性便秘」。


★便秘不是病,卻是疾病的先鋒部隊

  只要是排便過程感覺困難,次數太少,每次上廁所的時間都很長,或是排出的糞便有過乾、過硬的情況,都算是「便秘」。雖然在醫學上,針對「便秘」並沒有精準的數據或界定,但如果連續三天以上沒有排便,或是一週排便次數低於三次,且排便過程感覺不舒服、必須格外用力,應該就可認定為「便秘」。

  與便秘有關,或是便秘可能帶來的疾病非常多,輕者像口臭、火氣大、氣色差、滿臉青春痘、皮膚乾燥無光澤,嚴重則有腹脹、腹痛、痔瘡與腸道癌症等。雖然「便秘」算不上一種疾病,卻是身體發出的關鍵警訊,只要無法正常排便,哪怕只有短短的十天、半個月,都應該正視問題,不可輕忽。

  許多人講到「養生」,談的都是各種保健食品。但如果腸道不健康,滿是宿便,此時就算能聰明選食,吃對了補品與食物,但養分吸收仍會大打折扣。補得越多,恐怕只會導致毒素累積得越多,對健康一點幫助也沒有。與其花錢、精挑細選一堆保健食品,還不如花力氣,下定決心,從日常生活做起,執行「體內環保」,改善腸道健康,讓體內的「水路」暢通無阻。


★「膽結石」也是「水路」問題

  根據統計,約10%成年人有膽結石,但其中卻多達2/3者,不知道自己有,或對膽結石沒有感覺,忽略「膽結石」也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代表體內「水路」不通。

  膽結石成因很多,但現代人之所以有如此高比例的膽結石,主因還是「飲食」。美食料理為了兼顧色香味,往往使用大量添加物,採取繁複卻不健康的烹煮方式,讓人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攝取過量的精緻糖分、油脂和化學合成物。糖和油脂會轉化為脂肪、膽固醇,化學合成物則成為毒素,讓人體啟動免疫機制,產生脂肪包覆。總之結果是殊途同歸,讓人體內本應清澈的各種液體,變得油膩濃稠,包括膽汁。

  膽汁過於濃稠時,會流動不順,在腸道停留過久,使腸內廢物再次被吸收,強迫肝臟必須反覆作用,徒增肝臟負擔。還有一種狀況是,濃稠的膽汁無法順利流入腸道,而是在肝臟、膽管中沉積,少了膽汁幫忙分解脂肪,體內的膽固醇會更高,毒素代謝也不順利,破壞健康的惡行循環就此展開,可見其對降康的影響有多劇烈。


★做好「體內環保」-淨化排毒

  「水路」要通暢,宿便問題、便祕問題與膽結石症狀,都需要一一排除,但「水路堵塞」是果不是因,若只求將末端故障排除,選擇吃瀉藥、碎石或開刀摘除膽囊等速效方式,就等同於「治標不治本」。

  要想水路通暢,應該追本溯源,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從「淨化排毒」做起。「清腸」、「護肝」、「排除膽結石」三管齊下,徹底做好體內環保。


★淨化排毒的生活原則

  ◆1.吃當地、當令盛產的生鮮食物

  在當地生產,可避免運送時的不當碰撞、不良保存,以及時間上的耽擱,確保食物新鮮程度。當令盛產的食材品質最好,可供人體攝取最佳化養分。

  ◆2.飲食遵循「四低一高」

  低油脂、低糖、低鹽、低蛋白、高纖維。能保護身體,從源頭斷絕各類有害物質。

  ◆3.避食煙、酒和辛辣物

  ◆4.養成規律作息和運動習慣



~以上資料摘自《人體三通》吳世楠◎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看更多點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