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疾病都可能造成胃腸燥濕熱、胃火盛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2012/01/12

調整字級:



胃腸燥熱,濕熱,中藥調理助改善。中醫師何宗憲在一場講座中指出,中醫觀點的腸胃有熱,在任何疾病都可能發生,例如過敏的患者也可能出現此體質表現,例如過敏伴隨發熱便乾,常用調胃承氣湯改善;若排便有膿血、腹瀉、腹痛,有便意卻無法輕鬆排便等症狀,舌苔黃膩,中醫主要以清熱燥濕的藥物治療。

中醫師何宗憲指出,胃腸燥熱、濕熱屬於中醫常用的說法。另如胃火盛的說法,火盛可指非感染病患體質。另也常用於描述感染的表現,煩渴、胃灼痛、舌苔黃、舌色紅,脈像偏滑數,同樣是常見指標。感染症的高熱時期、口腔黏膜疾病、內分泌疾病都可能導致這類的症狀。

中醫說的濕熱是描述症候群的說法,並不只用於描述一種疾病。任何疾病可能被診斷體質偏濕熱,針對溼熱型或寒熱夾雜型、感染急性期,中醫師說,中醫常用主方有葛根芩連湯、黃連解毒湯,半夏瀉心湯等,藥材配合個別狀況調整增減,需由醫師處方。溼熱型最常見症狀是溏便(猛拉肚子、稀便),但有時裡急後重,想上大號,解完又覺得解不乾淨。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乾元參藥行 的頭像
    乾元參藥行

    百年老店-乾元參藥行的部落格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