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2012/05/04

調整字級:





胃腸積熱常生功能性便秘症狀,丁義江醫師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治療需給予清熱通腑,行氣潤腸的方藥。

如果是多食易飢,口渴喜飲,大便乾結,頭面生瘡大都屬胃熱濕阻或胃腸積熱,丁義江醫師指出,此時可給予黃芩、黃柏,黃連等清熱藥,搭配枳實、歸尾,桃仁等行氣潤腸的藥材。

大、小便不利兼有肢冷畏寒,面目浮腫及心悸的患者,多屬中醫陽虛水停體質,體內有一定的痰飲問題。中醫師陳旺全表示,傳統方劑如苓桂甘棗湯能增加尿量,可以健脾利水,對於中醫所謂痰飲疾病可發揮輔助改善的效益。

代謝障礙形成的病理產物,中醫稱之為痰飲;痰飲如果瘀阻在脾和腎的話,容易造成津液疏佈失常,而造成臉色萎黃、皮膚乾燥及皺紋。身體內水溼較多又加上外來的熱時,容易轉變成溼熱,在皮膚上就容易出現發炎現象。

醫師指出,大、小便不利等症可能在不同體質的上顯現。例如陽虛水停證則見肥胖,腰膝酸軟,肢冷畏寒,面目浮腫,小便短少。氣虛痰濕證常見肌肉鬆軟,自汗,多痰,納差,便溏。若為血瘀氣滯證則多見肥胖,脘腹脹滿,閉經。多食易飢,口渴喜飲,大便乾結,頭面生瘡則屬胃熱濕阻證。

中醫認為,脾胃也掌管人體代謝水濕,水濕代謝不佳累積人體,也會出現脾胃消化及排泄不良症狀,如食慾不振、腹脹、便軟不暢等。

丁義江醫師指出,火麻仁、杏仁,瓜蔞仁有助行氣,促進腸胃蠕動,適合治療功能性便秘時應用。

丁義江指出,火麻仁、杏仁,瓜蔞仁是種子類中藥,行氣促排便,可用於改善糞便乾硬的情形。火麻仁的優良油脂有潤腸潤燥的效果,因此與蔬果合用時,對改善排便不順的效果不錯。而較少應用中藥的民眾也可以考慮亞麻仁等食品,亦有優良的脂肪酸。

中醫認為,情緒過度緊張、恐懼、焦慮、悲傷或生氣等因素刺激,很容易讓身體的氣鬱滯而不暢通,導致大便乾結,排便不暢。若同時飲食不節制,包含暴飲暴食、或吃太多生冷、辛辣的食物,也容易影響腸胃功能,導致便秘。

此外,若長期生病或臥床,氣血大都虛弱,身體各項機能都很差,腸道傳導無力;血虛,也會使身體津液乾枯,很容易發生排便問題。

中醫體質分類上,體質偏熱而便秘的常用方為麻子仁丸。體質偏寒,則溫陽通便。氣虛者加生黃耆、黨參;血虛、陰虛者,體質偏虛熱,加女貞子、何首烏等藥。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