癇證常會突然發作,往往令人措手不及。中醫師林經偉表示,如果癇證病情來的又急又快,患者又來不及服用藥物的時候,這時可以一邊急救、一邊使用穴位按摩來改善症狀,同時減緩癇證的強度,有助於降低對大腦所產生的傷害。患者仍需盡快接受治療,以便減少疾病所造成的傷害。

林醫師指出,站在傳統中醫的角度,中醫認為,患者「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大多數跟腦部外傷、七情失調、飲食沒節制、先天因素、太過於勞累等因素有關,以致於造成五臟六腑功能失調、痰濁阻滯、氣機逆亂而致風邪內動,最後就誘發這種病症,患者宜妥善接受治療,而穴位按摩有輔助改善症狀的好處。

林醫師進一步指出,當癇證急性發作時,主要有百會、後溪、湧泉等三個常用穴位,其中,百會穴位在頭頂正中央的地方,屬於督脈的穴位,具有息風醒腦的好處;後溪穴位於小指外側,比較靠近小指根部,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為改善癇證的要穴。

湧泉穴位於腳底,在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屬於足少陰腎經的井穴,具有滋水潛陽的好處。當癇證進入緩解期的時候,可以選取豐隆穴來豁其痰濁兼疏通腦竅。值得民眾注意的是,穴位按摩僅僅止於協助控制病情而已,並不是著重於治療癇證的發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