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2/03/28

調整字級:





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林曾翠霞表示,肥胖的人常脾氣虛弱或脾腎氣虛,以致於體內水穀精微運化失調,讓膏脂的「痰瘀」內蓄於體內而形成肥胖,但有些人因為吃太多大魚大肉,導致「濁熱」累積於體內,造成氣血瘀滯且運行不暢,結果引起脾胃運化失調而形成肥胖。

林曾翠霞醫師指出,除了治療外,肥胖的人不可以盲目限制飲食,以免導致厭食,這種情況常見於年輕女性,患者被一種病態的心理所支配,常擔心身體發胖而主動節食。應適時矯正心理行為,尤其是肥胖兒童往往會覺得低人一等,心理上常想反正減不了肥也瘦不下來,索性多吃一點,造成肥胖難以控制,就算是瘦了一點也可能因為心理問題而又胖了回去。

從傳統中醫五行相生相乘相剋角度來看,情緒抑鬱的人容易肝氣鬱結,當肝鬱則乘脾土,這時候必然會導致脾虛,然後脾虛發生時又可以生痰,而痰濕又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視七情調攝調整好情緒,也是減肥的重要一環。

林曾翠霞醫師表示,臨床上有一部分肥胖者沒有其他明顯的症狀,也就是無證可辨者,這類患者約佔肥胖患者的三分之一,醫師碰到這類患者時多從問診、舌象、脈象等面向著手。

醫師仔細詢問後常可發現,患者可能會出現上樓乏力、腹部惡寒、大便時溏或黏滯難下、餐後腹脹、好靜少動、矢氣頻作、容易出汗等症狀,特別是餐後腹脹較普便;這些患者通常有餐後立即食用水果的習慣,這都是脾氣虛虧重要表現。脾虛則運化無力,氣虛則不耐久勞,因此,患者應培養正確的飲食習慣,以便健脾益氣、化痰降脂。針對氣虛乏力而腹脹明顯者,治療上可用厚朴生薑甘草人參湯加荷葉、山楂等。

在舌象方面,有些患者雖僅有輕度乏力、腹脹等症,但舌苔白厚或白膩而滑,這也是脾虛不運、痰濕內生之症,治宜健脾化痰以達到減肥的目的。如果患者有舌質紫黯、舌有瘀點或瘀斑者,又應在健脾化痰的基礎上加活血化瘀,適合使用益母草、旱連草、白茅根等中藥材,既可活血化瘀又可利水袪飲。

患者身體沒有不適病狀,且舌象變化也無異常,可憑脈辨症,如脈象沉滑或滑數,代表出現脾虛痰飲或痰熱之症,治宜健脾化痰或清化熱痰;若患者脈象沉細,尤其是手腕尺部沉者,代表出現腎虛,治宜補益腎氣。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