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2012/05/22

調整字級:





很多內科疾病都會讓患者食慾不振,中醫師姜文學在一場研討會中發表分析指出,食量減少,沒胃口者可在主方酌加炒萊菔子;如有腹水、積水,炒萊菔子搭配豬苓、陳皮等藥也有助益。

姜文學提到,炒萊菔子、山楂、麥芽、神麴等對改善胃口有幫助,另臨床上運用健脾利水藥方,改善體內水代謝異常,煩燥、頭痛、腹痛、發熱、脈浮數等症。此方消水腫,舉凡水溼內停所致水腫身重、小便不利,皆可使用,臨床上用於感冒有微熱、口渴、眩暈、小便不利等,對於急慢性腎炎、肝炎、膀恍炎、急性腸胃炎、水瀉、水腫或腹部手術後排尿困難均有效。

至於腫瘤、尿毒症與造成積水,臨床上用藥各有不同,這些疾病還可能伴隨心悸、無法排尿、心搏急速等症狀,臨床治療上還須加入其他用藥。

長期心臟病、肝硬化、肝癌後期、肝昏迷、肺癌、尿毒等心、肺、肝、腎嚴重病變皆可能造成組織積水;除了現代醫學的引流法外,可考慮以中醫方劑治療。

黃疸同時腹脘脹滿,舌紅,高熱噁吐,難排便時,需清熱。姜文學提到,此時需考慮應用茵陳、生石膏、鬱金、黃連、梔子,連翹,牡丹皮等藥。

姜文學指出,偏熱類型的黃疸,多用清熱藥輔助改善。黃疸、男性女乳症、手掌紅斑、蜘蛛痣都是部分較嚴重肝病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不過,並非出現黃疸就代表一定是肝病。

確診是否罹有肝病問題,尚需要進一步透過超音波、血液等檢查診斷,部分男性肝病患者因無法代謝雌激素而出現男性女乳症,往往會有較普通的脂肪堆積更明顯隆起的外觀。

除了黃疸,後期肝病引起的常見皮膚症狀有搔癢、變黑、手掌紅斑、下肢水腫、指甲變化等。不過醫師提醒,早期肝病無症狀,所以除了日常生活保健外,肝硬化患者每3個月、健康病毒性肝炎帶原者每年、慢性肝炎患者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及血清甲型胎兒蛋白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肝癌。肝癌危險因子包括慢性B型或C型肝炎、家族肝癌病史、飲酒、黃麴毒素、遺傳性鐵質沈積症等。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