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2/11/26

調整字級:





中醫師郭鈺安表示,胃痛常有胃氣鬱滯、胃失和降致不通則痛的現象,治療應辨虛實寒熱、在氣在血、是否兼有夾證。

郭醫師指出,有胃痛暴作、惡寒喜暖、得溫時疼痛趨於減緩、遇寒時症狀趨於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熱飲、舌淡苔薄白等症狀,治宜溫胃散寒、行氣止痛;胃脘疼痛、食不下嚥、脹滿拒按、吞酸或嘔吐不消化的東西、吐後疼痛趨於減緩、大便不爽、放屁或便後稍感舒服、舌苔厚膩等症狀,治宜消食導滯、和胃止痛。

胃脘脹痛、常常痛連兩脅、遇煩惱時痛作或更加疼痛、放屁後則疼痛趨於舒緩、胸悶、打飽嗝、喜長嘆息、大便不順、舌苔多薄白等症狀,治宜疏肝解鬱、理氣止痛;胃脘疼痛、痛勢相對較急迫、脘悶灼熱、口乾口苦、口渴卻不想喝水、胃口不佳、噁心、小便色黃、大便不順、舌紅、苔黃膩等症狀,治宜清化濕熱、理氣和胃。

胃脘疼痛如針刺刀割,痛有定處,有時疼痛持久、用餐後加劇、入夜後可能症狀加重、可能會有吐血黑便、舌質紫黯或有瘀斑等症狀,治宜化瘀通絡,理氣和胃。胃脘隱隱灼痛、感到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口燥咽乾、身體消瘦乏力、口渴想喝水、五心煩熱、大便乾結、舌紅少津等症狀,治宜養陰益胃、和中止痛。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