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3/05/08

調整字級:





中藥的特色就在於可以進行組合,然後衍生成各種藥方。中醫師董延齡表示,中藥具有自由組合、變化多端等特性,以十味中藥材為例,僅僅黃耆、人參、當歸、白芍、白朮、茯苓、桂枝、甘草、熟地、生薑、川芎、大棗等十餘味中藥材就可以演變成十八種中藥複方。

董醫師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指出,這些中藥材全部使用的話,就變成十全大補湯,但如果只用人參、白朮、茯苓,然後加炙甘草、薑、大棗等,就變成四君子湯;如果只用當歸、白芍、熟地,然後加川芎等,就變成四物湯;如果四君子湯合四物湯,就變成八珍湯;如果單用人參,就稱為獨參湯。

董延齡進一步指出,獨參湯加白朮,就變成參朮湯;如果人參、黃耆加甘草,就變成保元湯;如果人參、黃耆加茯苓,就變成參耆苓湯;如果人參、黃耆加白朮,就變成參朮耆湯;如果人參、當歸加川芎,就變成人參芎歸湯;如果中藥複方只有當歸、川芎兩味藥,就變成芎歸湯。

黃耆加當歸,就稱為補血湯;如果是白芍加甘草,就稱為芍藥甘草湯;如果是芍藥甘草湯加人參的話,就稱為人參芍藥甘草湯;如果是四物湯加人參、黃耆,就稱為聖愈湯;八珍湯去人參,然後加肉桂,就稱為雙和飲;如果是桂枝、白芍、甘草加薑、棗為引,就變成桂枝湯;茯苓、桂枝、白朮加甘草,就變成苓桂朮甘湯。

這十八個處方皆由十餘味藥搭配組合而成,而且都是前人使用過的有效方。

董延齡醫師表示,中醫用藥多為患者量身打造,會根據患者體質、病因、症狀(包括主症、兼症)、病程、病勢、脈象、年齡等因素,來提出最適合患者的中藥方。

董醫師指出,在治療過程中,中醫必須隨時掌握症狀、脈象、病勢等,以便機動調整中藥方,而不是一方就服用到底,畢竟人的體質因受先天遺傳、嗜好、飲食習慣、外在環境所影響,所以約可分為寒、熱、虛、實、平等五大類型。

董延齡進一步指出,古籍《黃帝內經》就把人的體質分為五大類型,每個類型又可以再細分成二十五個亞型,其中,平型體質的人屬於不偏於陰、也不偏於陽的體質,也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體質,因為較不容易生病,其餘任何一種體質的人,其在體內環境均有所偏,或是某一個臟腑有所盛衰。由此可見,中醫用藥時相當注重體質因素。



引用:台灣新生報www.tssd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