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iān má



[返回]英文參考


tall gastrodia


蘭科天麻屬天麻栽培種之一,學名Gastrodia elata Bl。,多年共生草本植物。別名木浦、鬼督郵。塊莖入藥。中國主產四川、云南、貴州、湖北、陜西、河南、臺灣和吉林等省。


天麻在中國已有兩千年的使用歷史,在歷代本草中列為上品,其記述最早見于《神家本草經》。塊莖主要含天麻素等成分。性平、味甘,有息風、止痙的功能。主治眩暈頭痛、四肢拘攣麻木神經衰弱失眠風濕疼痛、小兒驚風等。



[返回]天麻的植物形態特征


成熟的植物體有塊莖及花莖,沒有根和葉。生于海拔400~3200米的林隙或林邊。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陜西、貴州、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甘肅、吉林、臺灣及西藏。印度、不丹、尼泊爾、朝鮮、日本及蘇聯遠東地區亦有分布。


花莖直立,株高30-150cm。塊莖肉質,長圓形,外皮黃白色,有均勻的環節,節處具膜質鱗片。頂生似鸚哥嘴的紅褐色混合芽的塊莖稱箭麻,較小的塊莖稱白麻,更小的稱米麻。莖單一,直立,黃褐色。葉退化為膜質鱗片狀。總狀花序,穗狀,頂生,有膜質苞片。花淡黃綠色或黃色。蒴果長倒卵形。種子多數,細小如粉末狀。花期6月至7月,果期7月至8月。



[返回]天麻栽培繁育


因藥源緊缺,近年來已采用人工培植的方法生產天麻。天麻在自然條件下完成一代生活史需歷時3年,其間須經過原生球莖、初生球莖與次生球莖的發育過程,才能開花結果。各類球莖在其生長過程中必須依靠消化浸染其皮層的蜜環菌才能生存,其次是依靠表皮從周圍土壤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蜜環菌屬擔子菌綱、傘菌目、白蘑料,它是一種廣域分布的菌類,主要營腐生生活。幼小的天麻原生球莖必須及時地與蜜環菌建立營養關系才能生育。栽培時如不及時接菌,天麻的原生球莖將因細胞內貯存的多糖蛋白質迅速耗盡而死亡。因此及早接種是天麻豐產的關鍵。


天麻喜涼爽、潮濕的環境條件。蜜環菌是好氣菌,應選擇透氣良好的砂土或砂壤土


天麻有兩種繁殖方法:


塊莖繁殖法 首先培養好蜜環菌。選用手指粗青杠樹枝,截成6-10cm長,與帶有蜜環菌的菌枝或菌棒層積培養,一月余樹枝上就可感染蜜環菌,稱菌枝,以此做菌種。6月至7月間挖70cm見方,穴深25-30cm,穴底鋪一薄層樹葉,選直徑3-10cm的青杠樹棒,截成50cm長,在棒兩方或三方砍魚磷口,在穴底平擺4-5根,間隔2-3cm,兩棒間擺菌枝3-4段,覆土至與樹棒平。以同法培養上層,最后覆土10cm厚,稱菌床。


10月至11月收獲天麻時,選擇白麻、米麻為種栽,挖開菌床,取出上層菌棒,下層菌棒不動,只挖出棒間2/3的土,兩棒間放入3-4個白麻或適量米麻,覆土至與樹棒平,用同法培養上層,在頂部覆土10-15cm厚,翌年10月至11月即可收獲。


種子繁殖法 收獲時選頂芽完好、無病蟲為害和機械損傷的箭麻,栽入砂土中,覆土3cm,冬季加覆蓋物防凍,早春揭去覆蓋物,4月下旬開始出苗,需搭蔭棚,避免陽光直射,待光薹長至30cm高后,將其縛在竹竿上,防止倒伏。開花時應進行人工授粉,6月種子成熟,采用即將開裂果實的種子,播于菌床上,因種子壽命短,應隨時隨播。播前先挖開菌床拿出菌棒,再鋪一薄層無蜜環菌的青杠樹的落葉,然后將種子播在樹葉上,放入菌棒,蓋好下層,以同法播上層,覆土10cm。



[返回]天麻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有:多種真菌侵染造成塊莖腐爛,偽葉甲Lagria spp.、蚜蟲為害花和果實,螻蛄蠐螬為害塊莖。



[返回]天麻性味主治


味甘、性微溫。有平肝、息風、鎮痙等功能。用于頭暈目眩、小兒驚風癲癇、肢體麻木、手足不遂等癥。




[返回]麻藥典標準


中藥名稱


天麻



拼音名


Tianma



英文名


RHIXOMA GASTRODIAE



來源


本品為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干燥塊莖。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凈,蒸透,敞開低溫干燥。



性狀


本品呈橢圓形或長條形,略扁,皺縮而稍彎曲,長3~15cm,寬1.5~6cm ,厚0.5~2cm。
  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縱皺紋及由潛伏芽排列而成的橫環紋多輪,有時可見棕褐色菌索。
  頂端有紅棕色至深棕色鸚嘴狀的芽或殘留莖基;另端有圓臍形疤痕。
  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角質樣。
  氣微,味甘。



鑒別


(1) 本品橫切面:表皮有殘留,下皮由2~3列切向延長的栓化細胞組成。
  皮層為10數列多角形細胞,有的含草酸鈣針晶束。
  較老塊莖皮層與下皮相接處有2~3列橢圓形厚壁細胞,木化,紋孔明顯。
  中柱大,散列小形周韌維管束;薄壁細胞亦含草酸鈣針晶束。
  髓部細胞類圓形,具紋孔。
  粉末黃白色至黃棕色。
  厚壁細胞橢圓形或類多角形,直徑70~180μm,壁厚3~8μm,木化,紋孔明顯。
  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25~75~93μm。
  用醋酸甘油水裝置含糊化多糖類物的薄壁細胞無色,有的細胞可見長卵形、長橢圓形或類圓形顆粒,遇碘液顯棕色或淡棕紫色。
  螺紋、網紋及環紋導管直徑8~30μm。
  (2) 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浸漬4 小時,隨時振搖,濾過。
  濾液加碘試液2~4滴,顯紫紅色至酒紅色。
  (3) 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熱回流 1小時,濾過。
  取濾液1ml,置1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A)測定,在270nm 附近有最大吸收或出現一肩峰;另取濾液1ml,置25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在219~224nm 波長范圍內有最大吸收。



炮制


洗凈,潤透或蒸軟,切薄片,干燥。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應性試驗
  用八(或十)烷基硅烷健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磷酸鹽溶液(含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鈉各為0.1mol/L)-水(1.5:3:95.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0nm。
   理論板數按天麻素峰計算應不低于15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天麻素對照品(80℃干燥1 小時)25mg,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 中含天麻素1m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經80℃干燥后的本品粉末0.5g,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甲醇5ml,超聲處理30分鐘后,靜置24小時,振搖后再超聲處理15分鐘,搖勻,靜置。
  取上清液離心,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5μl 與供試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含天麻素(C12H10O) 不得少于0.10%。



性味與歸經


甘,平。
  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


平肝息風止痙。
  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癥。



用法與用量


3~9g。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返回]相關文獻



  • 天麻摘要:人有腸結之患。若修事天麻十兩,用蒺藜子一鎰,緩火KT?焦熟后,便先安置天麻十兩于瓶中,上用火K

  • 天麻摘要:味甘。 化學成分含天麻甙(gastrodin)、天麻甙元、天麻醚甙(gastrodios

  • 天麻摘要:天麻需要在10℃左右才能萌動,所以秋冬栽的天麻有一個較長的時間,便于蜜環菌和麻種結合。當來年天麻

  • 天麻摘要: 天麻 別名:赤箭,明天麻 來源:蘭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塊莖。

  • 天麻摘要: 來源 本品為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干燥

  • 天麻素摘要:用。天麻素與天麻甙元的藥理作用相同。從藥理實驗結果分析,認為天麻素吸收入血后,再分解為天麻甙元

  • 天麻丸摘要: 處方 天麻60g羌活100g獨活50g杜仲(鹽炒)70g

  • 天麻栽培摘要:積水會導致天麻死亡,同時土壤透氣性不良也影響好氣的蜜環菌和天麻生長,在天麻產區,天麻多栽培于沙

  • [草部]天麻摘要: (透明者良天麻十兩用蒺藜子一鎰緩火熬焦熟后便先安置天麻十兩于瓶中上用火熬過蒺藜子蓋內外

  • 天麻成份摘要:采收期天麻中有效成分的測定 對不同采收期天麻天麻貳的含量測定,結果表明不同收獲期的天麻中天

  • <<<點此查看更多文獻>>>

資料來源:醫學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