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辭典》:麥門冬



出處


《本經》



拼音名


Mài Mén Dōnɡ



別名


麥冬《藥品化義》



來源


百合科植物沿階草的塊根。商品大多為栽培品。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立夏時采挖,稱"杭麥冬";四川于栽培第二年清明后采挖,稱"川麥冬"。野麥冬多在清明后挖取,習稱"土麥冬"。麥冬挖起后,剪下塊根,洗凈泥土,暴曬3~4天,堆通風處,使其反潮,蒸發水氣,約3日,攤開再曬,如此反復2~3次。曬干后,除凈須根雜質即可。



形態


沿階草(《江西通志》),又名:羊韭、馬韭、羊薺、愛韭、禹韭、忍陵、不死藥、仆壘、隨脂(《吳普本草》),羊耆、禹葭(《別錄》),階前草(《綱目》),書帶草、秀墩草(《群芳譜》),馬糞草、家邊草、韭葉麥冬。

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地下具細長匍匐枝,節上被膜苞片:須根常有部分膨大成肉質的塊根。葉叢生,窄線形,長,15~40厘米,寬1~4毫米,先端鈍或銳尖,基部狹窄,葉柄鞘狀,兩側有薄膜。花莖長6.5~14厘米;總狀花序頂生;苞片膜質,每苞腋生1~3花;花淡紫色,偶為白色,形小,略下垂;花被6片,開展,卵圓形;雄蕊6,花絲不明顯,較短于花藥,花藥先端尖;子房半下位,3室。漿果球狀,成熟時深綠色或黑藍色,直徑5~7毫米。花期7月。果期11月。



生境分布


生長于溪溝岸邊或山坡樹林下。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或為栽培。主產浙江、四川。此外,江蘇、貴州、云南、廣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產,但多野生,少有栽培。



性狀


①杭麥冬

又名:筧麥冬、浙麥冬。干燥塊根呈紡錘形,兩頭鈍尖,中部肥滿,微彎曲,長2厘米左右,有的可達4厘米,中部直徑4~6毫米。表面黃白色,半透明,有不規則的縱皺紋。未干透時,質較柔韌,干后質堅硬。折斷面黃白色,角質狀。橫斷面中央有細小的木質部。氣微香,味微甜。

②川麥冬形狀與杭麥冬相似而較短粗。表面乳白色,有光澤。質較堅硬;香氣較小;味較淡,少粘性。

③土麥冬

表面粗糙皺縮,黃黑色,形體瘦小,纖維性強。

以上均以表面淡黃白色、肥大、質柔、氣香、味甜、嚼之發粘者為佳。瘦小、色棕黃、嚼之粘性小者為次。



化學成份


沿階草塊根含多種甾體皂甙,其甙元為羅斯考皂甙元;還含β-谷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果實含沿階草甙,為山柰酚-3-葡萄半乳糖甙。

沿階草變種塊莖含多種甾體皂甙,分別稱做沿階草皂甙A、B、C、D等。其中沿階草甙A、B、D的甙元都是羅斯考皂甙元。還含β-谷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β-L-葡萄糖甙;果實含沿階草甙。

大葉麥冬塊根含β-谷甾醇、氨基酸維生素A、葡萄糖、甾體皂甙。



藥理作用


①對血糖的影響

家兔用50%麥冬煎劑肌肉注射(1毫升/公斤),能升高血糖。另謂正常兔口服麥冬的水、醇提取物0.2克/公斤,則有降血糖作用;對四氧嘧啶糖尿病兔,用0.5克/公斤/日,連續4日亦有降血糖作用,并促使胰島細胞恢復,肝糖元較對照組有增加趨勢。

②抗菌作用

麥冬粉在體外對白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有某些抗菌作用。(以上藥理項麥冬品種均未經鑒定)



炮制


麥冬:揀凈雜質,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抽去心,再洗凈曬干。朱麥冬:取去心麥冬,置盆內噴水少許,微潤,加朱砂細粉,撒布均勻,并隨時翻動,至麥冬外面勻被朱砂為度,職出,晾干。(每麥門冬10斤,用朱砂3兩)

陶弘景:"(麥門冬)以肥大者為好,用之湯澤,抽去心,不爾,令人煩。"

②《綱目》:"麥門冬,凡入湯液,以滾水潤濕,少頃,抽去心,或以瓦焙軟,乘熱去心;若入丸散,須瓦焙熱,即于風中吹冷,如此三、四次即易燥,且不損藥力,或以湯浸搗膏和藥亦可,滋補藥以酒浸擂之。"



性味


甘微苦,寒。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微寒,無毒。"

《醫學啟源》:"氣寒,味微苦。"

④《醫林纂要》:"甘淡微苦,微寒。"



歸經


入肺、胃、心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經。"

②《本草蒙筌》:"入手太陰、少陰。"

《本草經疏》:"入足陽明,兼入手少陰、太陰。"



功能主治


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干口燥便秘

①《本經》:"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

②《別錄》:"療身重目黃,心下支滿,虛勞客熱,口干燥渴,止嘔吐,愈痿蹶,強陰益精,消谷調中,保神,定肺氣,安五臟,令人肥健。"

③《藥性論》:"治熱毒,止煩渴,主大水面目肢節浮腫,下水。治肺痿吐膿,主泄精。"

《本草拾遺》:"治寒熱體勞,下痰飲。"

⑤《日華子本草》:"治五勞七傷,安魂定魄,時疾熱狂,頭痛,止嗽。"

⑥《本草衍義》:"治心肺虛熱。"

⑦《珍珠囊》:"治肺中伏火,生脈保神。"

⑧《醫學啟源》:"《主治秘訣》云,治經枯乳汁不下。"

⑨《用藥心法》:"補心氣不足及治血妄行。"

⑩《南京民間藥草)):"治婦女濕淋。"

⑾《福建民間草藥》:"能清心益肝,利尿解熱,治小便淋閉,小兒肝熱。"

⑿《安徽藥材》:"治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



注意


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地黃車前為之使。惡款冬、苦瓠。畏苦參、青囊。"

②《藥性論》:"惡苦芺。畏木耳。"

③《綱目》:"氣弱胃寒者必不可餌。"



附方


①治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者:沙參三錢,麥冬三錢,玉竹二錢,生甘草一錢,冬桑葉一錢五分,扁豆一錢五分,花粉一錢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溫病條辨》沙參麥冬湯

②治吐血,衄血不止:生麥門冬汁五合,生刺薊汁五合,生地黃汁五合。相和,于鍋中略暖過,每服一小盞,調伏龍肝末一錢服之。(《圣惠方》麥門冬飲子

③治衄血不止:麥門冬、生地黃,每服一兩,水煎。(《濟生方》麥門冬飲

④治齒縫出血成條:人參八分,茯苓、麥冬各一錢。水煎溫服。(蘇軾麥門冬湯

⑤治骨蒸肺痿,四肢煩熱,不能食,口干渴:麥門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五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先以水二盞,煎小麥一合,至一盞半,去麥入藥,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腹食后各一。(《圣濟總錄》麥門冬湯)

⑥治肺癰涕唾涎沫,吐膿如粥:麥門冬(去心,焙)二兩,桔梗去蘆頭)五兩,甘草(炙,銼)三分。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青蒿心葉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稍輕者粥飲調下亦得。(《圣濟總錄》麥門冬湯)

⑦治火逆上氣咽喉不利: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匱要略》麥門冬湯)

⑧治虛熱上攻,脾肺有熱,咽喉生瘡:麥門冬一兩,黃連五錢。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麥門冬湯下。(《普濟方》麥門冬丸

⑨治患熱消渴:黃連一升(去毛),麥門冬五兩(去心)。上二味,搗篩,以生地黃汁、栝樓根汁。牛乳各三合和,頓為丸如梧子,一服二十五丸,飲下,日再服,漸漸加至三十丸。(《外臺秘要方》)

⑩治消渴,喉干不可忍,飲水不止,腹滿急脹:麥門冬(去心,焙),烏梅去核取肉,炒)各二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疊,煎至半盞,去滓,食后溫服,日三。(《圣濟總錄》麥門冬湯)

⑾治陽明溫病,無上焦癥,數日大便不通,當下之,若其人陰素虛,不可行承氣者:元參一兩,麥冬八錢,生地八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則與飲令盡,不便,再作服。(《溫病條辨》增液湯

⑿治瘧傷胃陰,不饑,不飽,不便,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津液不復者:麥冬五錢(連心),火麻仁四錢,生白芍四錢,何首烏三錢,烏梅肉二錢,知母二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溫病條辨》麥冬麻仁湯

⒀治燥傷胃陰:玉竹三錢,麥冬三錢,沙參二錢,生甘草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溫病條辮》玉竹麥門冬湯

⒁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腳欹眼黑,津枯液涸:人參五錢,麥門冬(去心)三錢,五味子二錢(碎)。水煎,不拘時溫服。(《千金方》生脈散



備注


此外,西藏所用的麥冬,為百合科植物蜈蚣七的塊根。

各地作土麥冬使用的,尚有以下幾種麥冬屬植物的塊根。

①大葉麥冬,植物體較高大;葉長15~30厘米,寬3~7毫米;花較稀,花被6片,花絲略與花藥等長,花藥鈍頭,子房上位。分布華北、華中、華東及南方各地。

闊葉麥冬,形態與上種相似,葉寬7~13毫米,花較密。分布華東、華中。

③小麥冬,植物體較小,高12~25厘米,葉寬2~3毫米。分布江蘇、浙江。

④甘肅麥冬,葉寬1.5毫米;花1~2成一簇,花絲長約為花藥的二倍。分布甘肅。



摘錄


《*辭典》


[返回]相關文獻



  • 麥門冬湯摘要:

  • 麥門冬湯摘要:

  • [草部]麥門冬摘要:

  • [草部]麥門冬摘要:

  • [卷七]麥門冬摘要: 麥門冬根上子也。治心肺虛熱,并虛勞客熱,亦可取苗作熟水飲。 《本草衍義》 宋·

  • [鼻門鼻論治]麥門冬飲摘要: 治衄血不止。 麥門冬生地黃每兩,水煎。 《嚴氏濟生方》 宋·寶元 嚴用和 公元

  • 麥門冬沖劑新用摘要: 麥門冬沖劑是由麥門冬、半夏、人參、粳米、大棗、甘草所組成。有生津益胃,降逆下氣的

  • [卷第六]麥門冬摘要:秦關。而麥門冬異于羊韭之名矣。處處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實如青珠,根似麥,故謂麥門冬,以肥大

  • 【麥門冬湯】摘要:上氣,咽喉不利,上逆下氣者主之。【組成】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

  • [卷下]麥門冬摘要:受水谷之精氣,由胃腑之大絡,通于臟腑之經。 麥門冬主傷中傷飽,胃絡脈絕,以其根須從中而貫,如絡

  • <<<點此查看更多文獻>>>

資料來源:醫學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乾元參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